日前,國家郵政局公布了2019年上半年全國快遞業務量情況。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全國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277.6億件,同比增長25.7%;業務收入累計完成3396.7億元,同比增長23.7%,繼續保持著較高的增長速度。
從區域來看,中部安徽、河南增速領跑,西南部云南省位居第三;而一線城市,北京、上海業務量同比均出現下滑。
下面,從區域政策、電商渠道下沉、產業發展等方面,進一步深究全國快遞業的區域發展情況。
① 業務量廣州第一,探花浙江。從上半年的區域省份快遞業務量完成來看,廣東省以75億件的業務量占全國整體的27%,同比增長31%,領先全國的同時繼續保持著高增長。
浙江省以56億件的業務量緊隨其后,占據了全國20%的業務量,同比增長32%。
而江蘇省則以25.5億件的業務量,占據了全國9.2%的市場份額。
由此可以看到,前三省份占據了全國業務總量的56%,且在整體同比增速上均高于全國平均增速,快遞業務區域分布繼續呈現出東部為主的態勢。
(2019年上半年快遞業務量前50位城市情況表)
② 同比增速安徽省第一,河南緊追。從業務量增速來看,安徽省以40.5%的增速位居第一,超出全國平均增速近15%;河南省以40%的增速位居全國第二;云南省以36.8%的增速排在全國前三。
而相較于全國平均25.7%的增速,一線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在內卻出現了同比下降的趨勢。2019年上半年,北京業務量同比下降1.6%,上海同比下降4.2%。
安徽與河南兩省,在2019年上半年的整體增速均超出全國平均增速15%。從城市分布來看,同一省份下的區域增長有著較大差異,最高河南省商丘市的同比增速達到81%,最低的區域則出現了負增長。
而區域增速不同,主要有兩個方面原因:一是政府的支持力度;二是當地電商經濟的發展對產業的線上化滲透。
① 政府支持電商經濟。以合肥市的電子商務發展為例,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引進電商,加快發展的激勵政策,建立電子商務園區。
而商丘市為發展本市的經濟,通過招商建立產業集聚區現代物流配送中心項目,引進紡織服裝類企業,加快電商發展。
(網頁截圖)
② 產業的線上化滲透。電商對傳統線下行業的滲透,使得三四線城市的產業結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以安徽鳳陽的德力玻璃廠為例,該企業主要給國際一線品牌做代工貼牌,如宜家、沃爾瑪、麥德龍,還有百事、麥當勞的熱門玻璃杯等。一些掌握主動權的品牌將玻璃杯的出廠價壓至1-2元,通過品牌包裝進行10倍溢價的出售。
而隨著電商渠道下沉,德力玻璃通過電商平臺的渠道,一個月的銷售量達到了15萬只玻璃杯,從一家沒有獨立品牌的代加工廠,轉型為擁有了品牌溢價的電商服務商,帶動經濟增長的同時,極大的促進了當地的快遞業的發展。
2019年上半年,云南省快遞業務量達1.8億件,同比增長36.8%,增速位居全國第三。而云南的業務量得以快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有賴于電商業務的快速發展,采用直銷的模式,對本省的特產快速運往全國。
從云南城市的分布來看,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增速高達91%,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同比增速76.5%。經調研所得,當地快遞業務主要的貨源結構包括本地的特產,食品,以及翡翠石頭等,昆明市的鮮花,普洱的茶葉,迪慶的松茸等銷往全國,極大地帶動了當地快遞業務的發展。
以昆明鮮花為例,云南省花卉種植面積為156.2萬畝,實現綜合產值為503.2億元,鮮花產量占全國市場份額70%以上。順豐速運對此制定了整套鮮花行業解決方案,包括采購集貨、供應鏈金融、冷鏈干支線物流、航空運輸、包裝、銷售、同城配送等全部環節。通過快遞企業與當地供應商建立合作,實現產品的快速中轉運輸,保證時效,降低貨損。
另一方面,中通快遞在香格里拉舉行了“松茸寄遞解決方案”發布會,通過不斷優化自身的供應鏈體系,實現了“產地直發”的解決方案。據相關負責人透露,“從干線運輸運輸方式來看,中通快遞采取‘航空+高鐵’的模式來應對,和東航合作為松茸產品運輸,每天預備了超過100噸的航空運力;每天協調超10噸的高鐵運力來保障松茸運輸。”
通過對本土特色產業的加工,實現線上化定制,與快遞企業協同解決方案,使得云南當地的特色產品得以銷往全國,在帶動當地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拉動了快遞企業的增長,實現雙贏。
而從全國農產品產地直銷方面來看,全年涌現出柳州螺螄粉、寶雞獼猴桃、攀枝花芒果、碭山酥梨、梅州金柚等年業務量超千萬件的“快遞+”金牌農業項目20個,累計產生快件3.66億件,帶動農業產值超過400億元。全年農村地區累計收投快件120億件,支撐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行超7000億元。
江浙省作為電商的發源地,一直都聚集著大量的電子商務產業。而近幾年,隨著中部省份的政策出具,網購市場的逐步成熟,以及企業降本增效,使得部分企業進行產業轉移。
據一家從浙江搬遷至安徽蕪湖的電商企業透漏,由政府的招商引資入住到該產業園,在政策上獲得一些支持,每年上千萬的倉儲成本也進一步降低,而且對企業的線上品牌并不會產生影響。
一線城市的快遞業務量環比下降,受當地政府的產業規劃以及環保政策出具的影響較大,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向河北遷移,上海向周邊縣市遷移,產業集中在傳統的制造業,家具服裝等行業。
① 北京的倉儲限制令。北京市出臺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明確規定,到2020年中心城區城鄉建設用地由現狀約910平方公里減到860平方公里左右。中心城區規劃總建筑規模動態零增長。嚴禁新建和擴建物流倉儲設施,疏解一般性制造企業,企業遷移也隨之逐步進行。
② 上海市的環保整治。2018年7月,上海市政府發布了《清潔空氣行動計劃(2018-2022)》,將以重點地區、重點行業和重點污染物為主要控制對象,使得一些家具,印刷等行業出現大批量的遷移。
以“上海家具之鄉”的頭橋地區為例,最高峰時頭橋地區有超過3000個家具加工、經銷廠家,年產值達380億元,但頭橋地區先后對無證違規的家具小作坊展開了兩次大規模的整治行動。
目前,頭橋地區實地調查時看到,不少此前用于加工生產的場地已經被平整等待評估。而據當地企業透漏,原來頭橋地區的眾多小作坊企業如今已經大量外遷至江蘇啟東市,而留下來的生產企業都是當地的大廠大戶。散小企業的集中遷移,使得當地的快遞物流行業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
目前,頭橋地區實地調查時看到,不少此前用于加工生產的場地已經被平整等待評估。而據當地企業透漏,原來頭橋地區的眾多小作坊企業如今已經大量外遷至江蘇啟東市,而留下來的生產企業都是當地的大廠大戶。散小企業的集中遷移,使得當地的快遞物流行業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
目前,全國整體快遞業務仍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但區域間增長呈現出較大的差異。 筆者認為,未來一線城市的業務量發展將因部分企業遷移,而出現一定的增長瓶頸期;二三線城市由政府支持及自身優勢條件,將會有著較大的發展空間;西部地區將隨著電商渠道的進一步下沉,而成為快遞業務未來增量市場所在。
共探AI時代的供應鏈數智化發展之路!《數智化供應鏈白皮書》正式發布 ?
1552 閱讀外賣戰OR即配戰?京東美團博弈,快遞受傷?
1463 閱讀零售企業倉儲博弈:自營VS外包
1272 閱讀物流企業銷售激勵背后的秘密
1232 閱讀4個低碳獎項丨2025 LOG低碳供應鏈&物流創新案例申報開啟!
1152 閱讀順豐再出手,領投無人車公司「白犀牛」
986 閱讀外貿出口轉內銷商家在抖音電商成交3.6億元
910 閱讀降本增效,物流企業不能只是“過緊日子”
822 閱讀快遞綠色包裝進校園,極兔全方位展示全鏈路綠色管理成果
731 閱讀5000種汽車配件絲滑入倉,菜鳥海外倉推出汽配出海解決方案
751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