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竟然有了“意外結果”,美國對華加征關稅的政策本意是限制中國商品的進口競爭力,但結果卻引發了一場“囤貨經濟”的狂歡,推動中國跨境電商平臺敦煌網(DHgate)在美下載量激增:4月13日單日美國下載量達6.51萬次,較30天均值暴增940%,短短72小時內,其App Store排名從第352位躍升至總榜第二位,僅次于ChatGPT。
高關稅為何反向刺激消費呢?傳統經濟理論認為高關稅會抑制進口,但現實卻呈現“反向邏輯”。美國消費者擔憂未來商品價格“像雞蛋一樣上漲”,尤其是日常消費品(如T恤、電子產品)的關稅成本可能直接轉嫁至零售端,促使其提前囤積低價貨源。TikTok等社交平臺上,中國供應商通過短視頻揭露奢侈品代工真相(如歐洲品牌服裝實為中國制造),引導消費者繞過品牌溢價,直接通過敦煌網采購“源頭商品”,形成“關稅前抄底”心態。
關稅戰引發的囤貨潮直接轉化為跨境物流訂單的井噴,中國物流企業能否成為最大受益者?一方面敦煌網日均在線商品超3300萬件,覆蓋225國,其188條物流線路和14個海外倉在關稅政策調整后迅速成為履約核心支撐。另一方面跨境電商物流概念股(如三態股份、久祺股份)在4月15日集體漲停,單日15只股票漲幅超9%,市場對物流企業的增長預期顯著提升。本文將詳細拆解物流企業在囤貨潮下的短期舉措與長期布局,分析當美國關稅政策轉向“小額包裹精準打擊”后的應對之策。
(1)B2B小額批發模式
敦煌網的核心競爭力源于其深耕20年的“小額B2B柔性供應鏈”模式,這一模式完美契合了后關稅時代中小商家的采購需求。
首先是打破傳統貿易門檻,實現零庫存壓力,允許單筆交易金額<1萬美元,甚至無最小訂單量,中小商家可靈活采購試銷,規避庫存積壓風險。還有價格倒掛優勢,中國工廠直供模式下,同類商品價格比美國本土低30%-50%。例如Lululemon瑜伽褲出廠價僅5-6美元,而美國零售價達數百美元,形成巨大套利空間。其次是交易效率革命,實現高頻小額交易,傳統B2B半年一次的大訂單被拆解為“小單快反”,敦煌網平均日均處理超64萬筆交易。另外實現全鏈條數字化。從詢盤到報關實現線上化,清關時間從72小時壓縮至24小時,滿足美國商家“搶關囤貨”的時效需求。
(2)物流成本分攤與關稅漏洞的卡位
敦煌網通過“物流基建+政策博弈”構建護城河,將關稅沖擊轉化為增長動能。物流網絡方面構筑三重防御體系,即“中國工廠-海外倉-本土分銷”體系,美國核心城市72小時達覆蓋率提升至85%。在成本轉嫁方面,采用集貨拼艙+線路包郵的策略,將單個包裹物流成本攤薄。在5月2日美國取消800美元免稅政策前,通過T86清關渠道突擊發貨將大宗訂單拆分為低于800美元的小包裹,利用政策漏洞降低綜合稅率。
(3)爆款品類的供應鏈深度整合
敦煌網在電子產品、家居、快時尚三大品類的絕對優勢,構成其爆單的底層支撐,詳見表格。
美國消費者瘋狂囤貨導致訂單量暴增,傳統海運需要30天,根本來不及。物流企業必須把商品“閃電般的送達”到美國,才能趕在5月2日美國取消800美元以下包裹的免稅政策前送到消費者手里。
目前菜鳥新增歐洲-中國航線,每周航班從14班猛增到21班(相當于每8小時就有一架貨機起飛),優先運輸手機殼、數據線等小件爆品。東航物流美西快船專線,把上海到洛杉磯的海運時間從18天壓縮到12天,專運家具、家電等大件商品。另一方面,推動數字化清關,傳統清關像人工檢查單據、核對稅號,一批貨清關要3天,還容易出錯被扣留。智能清關通過AI自動識別,比如掃描發票時,系統0.2秒就能判斷商品屬于藍牙耳機還是智能手表。同時,把商品信息提前同步給中美海關(例如菜鳥的eWTP系統),清關時間從72小時縮短到24小時,相當于給貨物開通VIP快速通道。
物流企業目前也在利用合規博弈,在關稅鐵幕下“鉆地道、打游擊”。比如通過第三國,給中國貨穿上“馬甲”。比如美國對中國產的自行車加100%關稅,但對墨西哥產的同款自行車只收2.5%。物流企業把車架運到墨西哥工廠組裝,貼上“Made in Mexico”標簽。目前美國海關查驗率飆升,針對中國商品的查驗率從5%漲到20%(每5個集裝箱就有1個被開箱),但墨西哥產商品查驗率僅3%。另外,利用5月2日前生效的800美元免稅政策的漏洞,比如中國企業把價值5000美元的電視機拆分成7個包裹(每個714美元),雖然分拆導致物流成本增加,但通過每天發大量訂單的規模效應,攤薄后的每單物流成本低于關稅成本。
部分頭部物流企業也在通過系統性解決方案,在干線運輸、退貨逆向及合規風控等關鍵環節實現了全鏈路的破局。
(1)比如SHEIN自組包機網絡,通過包機運輸,成本較商業航班降低22%,盡管需承擔30%的空載風險,但通過搭配第三方貨代散單進行對沖,有效平衡了風險與收益,據SHEIN公開的數據,通過降低服裝克重25%,單個包裹節省航空燃油消耗1.3升/萬公里。這不僅降低了單包裹航空成本,從2.1美元降至1.4美元,年節省運費超2.7億美元,還壓減了跨洲運輸比例43%,提升區域倉覆蓋訂單占比至68%。
(2)京東國際的AI退貨預測系統,京東國際建立三級預警機制,高風險訂單(退貨概率>45%)強制本地倉發貨,中風險訂單(15%-45%)收取1.5美元退貨準備金,低風險訂單(<15%)正常流程。這種分級管理方式,有效降低了高風險訂單的退貨率。同時,也應用AR技術遠程指導消費者自行修復,如服裝去球、耳機重置。2024年減少逆向物流量41%,節省成本7800萬美元。
從短期來看,目前存在政策變數,美國的關稅大棒政策隨時會變招,比如美國商務部正在評估是否將對中國大陸的關稅擴展到澳門,因為許多中國商品會通過澳門“貼牌”變成“澳門制造”,從而繞過關稅限制(類似之前的墨西哥中轉)。如果澳門被加稅,商家會搶在政策生效前瘋狂下單,就像超市臺風前搶礦泉水。但這是飲鴆止渴,短期訂單暴漲后,需求會被提前透支,就像春節放完煙花,剩下的只有滿地紙屑。
從長期趨勢來看,消費者“買不動了”,物流公司也“卷不動了”。消費者囤貨把未來半年的錢都花完了。囤貨就像吃自助餐,看到關稅要漲,消費者瘋狂囤貨回本,但買回來的100卷紙巾、50個充電寶,可能一年都用不完。據美國全國零售商聯合會(NRF)調查顯示,35%的消費者在4月囤貨后,計劃未來6個月減少非必需品購買。參考Temu的歷史數據,2023年“黑五”大促后,次年1月訂單量環比下降55%,因為“該買的都買完了”。
更令人擔心的是,物流業可能將面臨洗牌,中小公司將被被關稅合規成本壓垮,合規成本有多可怕?比如查驗費,一個集裝箱被美國海關開箱檢查,檢測費、滯港費、改單費加起來超過5000美元,還有文件費,就是每批貨的產地證明、質檢報告,目前成本從100美元漲到300美元。可能還有律師費,比如應對美國反傾銷調查,律師咨詢費需要2000到10000美元不等。而面對這樣的困境,頭部物流企業的具有碾壓式優勢,表格分析針對合規成本的中小企業與頭部企業的對比。
在當前競爭激烈的跨境物流市場中,中小物流企業面臨著頭部企業的強勢擠壓,但通過深入挖掘行業痛點以及頭部企業布局尚未覆蓋完善的縫隙市場,仍有機會找到新的商機并實現破局發展。
1、開展特定品類專精物流
比如宗教用品合規物流。以迪拜某物流商為例,其專注于穆斯林服飾物流領域,通過提供Halal認證包裝,確保包裝材料不含酒精膠水,并且與當地宗教委員會合作預審商品,盡管收費比DHL高15%,但憑借專業化的服務,市占率達到了當地細分市場的68%。中小物流企業可以借鑒這一模式,通過獲取東南亞、中東等地區宗教機構的認證資質,開發含有宗教元素的面單設計,如阿拉伯文祝福語等,滿足特定宗教客戶群體的需求,從而在宗教用品物流這一細分領域占據一席之地。
再比如成為敏感品物流專家,深圳某企業專攻含電池小包物流,開發了UN38.3認證自助申報系統,合規通過率高達98%,并在馬來西亞設立電池預處理倉,有效規避歐盟新規。憑借這一專業化的服務,其單票利潤比普貨高3倍,日均處理2萬票。中小物流企業可以學習這種對敏感品類的深度鉆研,針對含電池、液體等特殊物品的小包物流,建立專業的處理流程和認證體系,提供合規、高效的物流解決方案,成為敏感品物流領域的專家,吸引有此類需求的客戶。
2、打造區域化通關網絡
以東南亞“小國快線”為例,一些物流企業聚焦老撾、柬埔寨等非熱門國家,與本地清關行成立合資公司,通過持股30%加資源置換的方式,預存1000份空白FORM E產地證,實現秒級清關。金邊-廣州專線時效穩定在3天,成本比DHL低52%。中小物流企業可以借鑒這種區域化通關網絡的構建方式,選擇一些具有潛力但尚未被頭部企業充分覆蓋的區域,與當地清關行等合作伙伴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優化通關流程,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時效,從而在特定區域的跨境小包物流市場中形成競爭優勢。
3、開發退貨預警數據服務
開發跨境退貨概率預測SaaS產品,輸入商品品類、價格段、營銷渠道等參數,輸出發貨倉選址、保險購買策略等建議,收費模式可以為0.01美元/單,并按效果分成節約的退貨成本。通過這種退貨預警數據服務,幫助賣家降低退貨率。中小物流企業可以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為客戶提供精準的退貨預警和預防措施,提升客戶滿意度,增強自身在跨境小包物流服務中的競爭力。
4、眾包式海外倉網絡
可以整合華人便利店作為微倉的模式,存儲費為0.5元/件/天,遠低于傳統海外倉的1.2元/件/天,并通過有贊云快速搭建庫存管理模塊,如洛杉磯200家華人超市接入,峰值日均處理5萬單。中小物流企業可以探索這種眾包式海外倉網絡,利用華人社區的閑置資源,降低海外倉建設成本,提高海外倉的靈活性和覆蓋范圍,為客戶提供更具性價比的海外倉服務。
5、利用RCEP原產地規則套利
在廣西、云南邊境設立分裝車間,將中國原料與東盟輔料組合申領FORM R,關稅優惠幅度達5-15%,如某南寧企業將耳機包裝環節遷至越南,節省關稅0.8美元/件。中小物流企業可以深入研究RCEP原產地規則,通過優化供應鏈布局,利用關稅優惠政策,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商品的競爭力。
6、充當頭部企業的“緩沖倉”
承接SHEIN等企業的滯銷品處理,以1-3折收購滯銷庫存,通過獨立站、TikTok直播等方式清貨,如深圳某企業月清貨量超20萬件,利潤率28%。中小物流企業可以與頭部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充當其“緩沖倉”,幫助頭部企業處理滯銷庫存,同時通過自身的銷售渠道和營銷手段,將滯銷商品轉化為銷售,實現與頭部企業的共生共贏。
當TikTok上中國工廠直供的奢侈品同源商品價格僅為美國市場的三分之一,當敦煌網下載量一周暴漲,人們用行動證明:關稅大棒或許能改變報關單上的數字,卻無法撼動Made in China在性價比上的絕對統治力。而對中國物流企業而言,這場狂歡既是盛宴也是試煉。當美國關稅政策轉向“小額包裹精準打擊”,當東南亞制造業分流部分訂單,中國物流企業需要清醒認識到:今天單量的暴漲,本質是消費者對政策不確定性的應激反應。若要延續增長神話,必須從“賺快錢”轉向“建生態”,將特朗普的貿易武器轉化為自身服務升級的催化劑。
京東物流遼寧省京東幫服資源招商
1526 閱讀年營收2萬億、凈利潤下滑至90億,大宗供應鏈五巨頭業績出爐!
1464 閱讀兩大物流國企成立合資公司,意欲何為?
1075 閱讀行業首創!52名卡友數字人集體亮相
954 閱讀共探AI時代的供應鏈數智化發展之路!《數智化供應鏈白皮書》正式發布 ?
943 閱讀物流企業銷售激勵背后的秘密
854 閱讀深圳首發!順豐同城與肯德基推出無人車智能配送服務
881 閱讀運滿滿江浙滬上線“即時單”業務,打造極速貨運新體驗
846 閱讀破局與重生:傳統國際貨代如何通過數字化轉型實現戰略突圍
866 閱讀AI賦能車輪上的聲音 路歌第十一屆“5·2卡友節”圓滿舉辦
791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