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一家小公司做采購,其實你并不需要流程,因為死板的流程會扼殺小公司的靈活性。但是,當公司發展得越來越大,流程就變得十分重要了,因為采購管理者需要通過流程控制實現業務合規和效率提升的目的。
作為采購管理者,首先要學習如何搭建合規的采購流程。
常規的采購流程包含預算、請購、詢價、比價、訂單或合同、驗收、入庫、發票和付款等9個步驟。
最基本的合規控制原則是“四分開原則”,即申請采購、下發訂單、驗收入庫和付款由4個不同的人來執行,避免個人權力過大、弄虛作假。
下面按照從預算到付款的次序,介紹9個步驟的合規管理。
預算是財務部門制作資金計劃的依據,是銷售部門制作報價單的依據。
采購的使命是把采購價格控制在預算范圍以內。
公司預算的來源有下列3種。
●采購申報。其優點是快速準確,其缺點是采購降本的動力不足。
●使用部門申報。其優點是不讓采購既做預算又控制價格,其缺點是預算天上一腳、地上一腳,非常不準確。
●將上一年的采購價格削減作為本年的預算。其優點是能給采購壓力,可以快速降本;其缺點是公司缺乏增值理念,過度依賴低成本競爭,可能導致采購人員大量流失。
請購是采購對使用部門輸入的控制點。
請購可以分為計劃內預算內請購、計劃內預算外請購和計劃外請購。
從內控的角度來看,既在計劃內又在預算內的請購是最符合管理要求的,這時要考慮簡化審批流程。
對于在計劃內但是超預算的請購,使用部門和采購部門要一起分析超預算的原因,形成報告并提交上級領導審批,通知財務修改預算。
對于計劃之外的請購,使用部門要向主管領導解釋原因,重新申請預算,經過審批后執行。
詢價環節是違規的重災區。
一家公司如果沒有非常完善的詢價工具和監控機制,就會發生3種典型的違規:
●采購一人控制整個詢價環節,將目標價格泄露給某家供應商,失去公平性;
●公司內部人員在詢價期間打聽各供應商報價情況,之后給某家供應商通風報信;
●供應商相互串標,哄抬價格。
最好的控制辦法是把詢價的主導權全部交給采購,并要求公司其他人員不得參與招標。這樣做一方面可以給采購充分的信任;另一方面如果出了問題,責任都是采購的,便于追究。
比價是內控的重點。
在完成詢價之后,采購要填寫比價表,體現中標價格低于預算的比例。審批者要知道比價表的兩個要點。
●中標價格低于或高于預算的比例和原因。一般在10%以內還算合理,如果過低或者過高,就要考慮預算是否有誤或者采購價格是否不合理。
●訂單金額越大,參與比價的供應商數量應越多。例如,企業可以規定5萬元以上的訂單要有至少3家供應商比價;1萬元到5萬元的訂單至少要有2家供應商比價。
訂單或合同是采購活動的法律控制點。
對于簽署長期供貨協議的供應商,采購只需要下訂單;對于沒有簽過合同的采購任務,采購首先要跟供應商擬定合同,簽字蓋章生效后再執行合同。
這會涉及下列3個控制點:
① 合同和訂單的模板。在有法務的公司,采購要讓律師提供所有合同和訂單的模板。在沒有法務的公司,采購只能用其他公司的合同文本作為模板。
② 分級審批。訂單金額越大,供應商違約后公司承擔的風險和損失也就越大,這就需要對不同級別的員工按照不同金額設置審批權,達到兼顧風險與效率的目的。
③ 有的公司會要求財務總監和運營總監參與審批金額較大的訂單。
驗收是供應商完成訂單的依據。
對于直材,驗收是指來料檢驗;對于設備,驗收是指功能和節拍檢測;對于土建,驗收是指外觀和耐久性檢查。
驗收的控制點主要有兩個。
① 專職負責驗收或者多部門聯合驗收。對于直材,質量工程師是專職負責來料檢驗的,一般不會有合規問題;對于間材,來料往往沒有人檢查,導致使用部門獲得評價權,容易指定供應商。這就需要采購深入使用現場驗證其反饋是否屬實,以此控制合規性;對于設備,采購可以要求工藝部和生產部聯合驗收,雙方都簽字才能生效;對于土建,采購可以要求土建工程師、生產部和物流部一起驗收簽字,確保合規。
② 驗收時間要跟合同規定相符。有些使用部門并不知道供應商對驗收時間的要求(例如,到貨后1個月內甲方需完成驗收,否則默認為驗收合格),因此到貨后采購要提醒使用部門盡快驗收,如遇問題盡快反饋,否則一旦時間錯過,公司就可能遭受損失。
入庫是采購與倉庫的工作交接點。
直材和間材都需要入庫,這個環節不需要采購親自到場。
很多公司的做法是安排一名庫管員同時完成系統和實物的入庫操作,這造成了很大的違規風險,俗稱“走空”。“走空”在很多公司都發生過。由于消耗品沒有驗收環節,供應商可以送來一批手套后又將其取走。庫管員在系統中錄入數據,第二天使用部門的領料員在系統中做手套領取的操作,財務沒有辦法驗證。
針對這種問題,合規管理辦法如下:
●實物入庫和系統入庫的操作分別由入庫員和倉庫主管負責。倉庫必須每天做來料盤點,確保賬物相符。
●廢物留存,財務檢查。例如,領料部門做領取300雙手套的操作,之后說用完廢棄了。財務可以要求領料部門必須保留廢棄的300雙手套,經過財務檢查后才能憑舊手套領取新手套。
一進一出,兩頭控制,就能杜絕“走空”。
采購要確保發票準確無誤。
在一些國際化大公司,供應商的發票直接送到財務,而不是由采購收到發票后請款。這樣做可以避免采購既控制價格又控制付款,因權力過大而產生違規問題。但是,一般的公司財務沒有能力跟供應商對賬,這就需要采購來收發票做請款。既然由采購來做,就需要注意下列3個控制點。
① 發票內容要準確。如果等到付款日才發現發票有問題,供應商只能到稅務局將發票作廢再重新開具發票,這會耽誤賬期。
② 發票提交要及時。有的采購忙起來就會忘記請款,導致發票過了6個月的有效期,供應商必然投訴。
③ 避免個別采購權力過大。按時付款率作為衡量采購業績的重要指標,一定要落實到位,這關系到企業的信譽。
付款是一個采購業務的終點。
付款的操作和審批由財務和總經理負責,但采購要參與下列3件事情。
●采購需要知道是否會按時付款,以避免供應商因為付款出問題而漲價或停止供應。當公司的現金流不足時,采購需要協助財務與供應商協商延遲付款。
●在年底或年初,采購需要支持財務與供應商的對賬工作。
●在價格變化和稅率變化時,采購需要通知財務何時開始執行新價格以及從哪個訂單開始執行。
最后,跟搭建合規的采購流程相關的知識還包括各種單據的模板設計、單據編號規則、物料編碼規則、訂單與合同的保管等。這部分知識比較煩瑣,讀者可以在網上尋找相關資料學習。
共探AI時代的供應鏈數智化發展之路!《數智化供應鏈白皮書》正式發布 ?
1454 閱讀外賣戰OR即配戰?京東美團博弈,快遞受傷?
1337 閱讀物流企業銷售激勵背后的秘密
1183 閱讀零售企業倉儲博弈:自營VS外包
1174 閱讀4個低碳獎項丨2025 LOG低碳供應鏈&物流創新案例申報開啟!
1005 閱讀順豐再出手,領投無人車公司「白犀牛」
902 閱讀降本增效,物流企業不能只是“過緊日子”
808 閱讀外貿出口轉內銷商家在抖音電商成交3.6億元
805 閱讀快遞綠色包裝進校園,極兔全方位展示全鏈路綠色管理成果
696 閱讀投資12.5億元!京東物流、胖東來聯手布局供應鏈產業基地
762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