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鏈物流泛指冷藏冷凍類食品、藥品等在生產、貯藏運輸、銷售,到消費前的各個環節中始終處于規定的低溫環境下,以保證產品質量,減少損耗的一項系統工程。
根據中物聯冷鏈委預測,2018年中國冷鏈物流需求總量將達到1.8億噸,比上年增長3300萬噸,同比增長22.1%。
冷鏈物流市場規模為3035億元,比上年增長485億元,同比增幅19%,與需求保持同步。
2018年中國冷庫市場預計新增庫容488萬噸,同比增長10.3%。并且從新增區域來看,武漢、杭州、福州、濟南、重慶、大連等二三線城市增幅明顯。
表面看來,冷鏈市場是一個有前景的市場,但是,它實際的發展卻沒有表面那么光鮮亮麗,冷鏈物流行業的錢并沒有像我們想的那樣好賺,據相關調查顯示,當前冷鏈物流行業的平均凈利潤在8%到10%左右,且仍在不斷降低。
就發展前景來看,中國冷鏈物流行業理應如兔子一般敏捷迅速,為何實際的發展卻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全面綜合的看法是:
第一、冷鏈流通率低
冷鏈流通率是指在物流過程中,采用冷鏈物流占所有物流的比重。
中國冷鏈物流的流通率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不止一丁半點,相關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果蔬、肉類、水產品的冷鏈流通率,分別為22%、34%、41%,冷藏運輸率分別為35%、57%、69%,大部分生鮮產品仍在常溫下流通。而在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易腐食品冷藏運輸率已超過90%,冷鏈流通率更是高達95%~98%。
第二、交通運輸困難
一般而言,生鮮產品配送到當地區域最短需要半天,到附近省內長則要兩到三天甚至更加長。這樣的運輸不僅耗費了客戶長時間等待同時也把產品的生鮮降低了。
有些區域需要耗費的時間確實是無法避免,但有些地區耗費時間屬于不合理的時間,在于道路規劃不合理,從而導致交通運輸出現一系列的問題,這對冷鏈物流運輸來說無疑是有害無利。
第三、資源零散,整合度低
冷鏈物流行業發展前景廣闊的背后是不均衡的發展,就物流行業而言,冷鏈物流集中度低,缺乏具有超強整合能力的巨頭。
沒有一個巨頭把冷鏈物流行業中的各種資源整合起來,沒有做到系統化、規模化,無法形成規模效應進行優化調度,因而冷運車輛運輸調度才會如此困難,在一定程度傻瓜,這就拖累了冷鏈物流行業整體盈利水平。
其實,在冷鏈流通率低、交通運輸困難、資源零散、整合度低等問題的背后,隱藏著一個最簡單也是最根本的核心問題,那就是車輛運輸調度。
凡是物流行業,均有一個共性:離不開運輸,離開運輸工具。
就冷鏈物流而言,最基本的工具就是冷藏車,冷藏車能夠迅速的跑起來,能夠不停歇下來,那么冷鏈物流的發展自然無須憂慮。
如今的市場狀況是:截止到2018年,中國冷藏車輛才15萬輛,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早在2014年,冷藏車輛已超過15萬輛,這也是為什么中國一年蔬果的損耗量大日本一年的總產量的原因之一。
其次,冷運車輛運輸調度困難,在市場上,我們常常遇到這樣的狀況,冷鏈司機找不到貨源,但是卻有大量的生鮮食品因為貨運不及時而損壞,原因何在?資源沒有共享,貨主與司機存在信息不對稱現象。
還有一種狀況是:貨主發出貨源,但是沒有司機愿意接單,最終的結果是食品損壞率增加,原因何在?貨運價格不合理,司機接單沒有任何利潤而言,反而要虧損油費及運輸過程中其他車輛費用。
冷鏈物流為何發展緩慢?原因很簡單,八個字:車輛運輸調度困難。
雖然我國冷藏車輛少,但是只要現有的冷藏車能夠“跑起來”,那么一切都不是問題,冷鏈物流行業自然也會跟著跑起來!
年營收2萬億、凈利潤下滑至90億,大宗供應鏈五巨頭業績出爐!
2563 閱讀京東物流遼寧省京東幫服資源招商
1673 閱讀兩大物流國企成立合資公司,意欲何為?
1495 閱讀共探AI時代的供應鏈數智化發展之路!《數智化供應鏈白皮書》正式發布 ?
1426 閱讀破局與重生:傳統國際貨代如何通過數字化轉型實現戰略突圍
1398 閱讀外賣戰OR即配戰?京東美團博弈,快遞受傷?
1302 閱讀物流企業銷售激勵背后的秘密
1176 閱讀零售企業倉儲博弈:自營VS外包
1139 閱讀深圳首發!順豐同城與肯德基推出無人車智能配送服務
1084 閱讀關稅大戰遇上全球供應鏈:蘋果公司深度研究與戰略推演
996 閱讀
登錄后才能發表評論
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