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15 日,被稱為“史上最嚴”的電動自行車新強制性國家標準《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將正式實施。在很多城市,電動自行車仍是快遞“ 最后一公里”服務的重要交通工具。新國標的實施,將對快遞末端服務產生什么影響? 快遞企業又該如何在執行國標的基礎上完成快件攬派?
即將實施的電動自行車新國標,可以簡單概括為:須具有腳踏騎行能力、最高設計車速不超過每小時25 公里、整車質量(含電池)不超過55公斤、電機功率不超過400瓦、蓄電池標稱電壓不超過48伏。
除了車輛指標規定,新國標還明確,在標準正式實施后,不符合技術規范的產品,不得生產、銷售、進口。同時,對于既不符合新國標又不符合舊國標的超標電動車,將發放臨時信息牌,實行過渡期管理,由各地設置不超過5 年的過渡期限,過渡期屆滿后不得再上道路行駛。
業內人士指出,根據這個標準,目前上路行駛的大多數電動車都難以合規,更不用提需要搭載快件、長時間行駛的快遞電動自行車了。因此,相關企業、協會以及管理部門要充分利用好過渡期,積極迎接改變。
實際上,相比電動自行車,電動三輪車在貨物承載力、續航能力等方面的表現更好,更符合快遞末端服務的使用需求。目前,很多城市都制定出臺了快遞電動三輪統一管理的政策文件,進一步規范快遞末端服務車輛,并提升快遞員派件便利度。
2016年9月19日,按照“交管部門主導,郵政部門配合,快遞協會實施,企業加強自律”的工作思路,北京市交通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北京市郵政管理局、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三部門聯合印發了《本市郵政寄遞行業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方案》,對快遞電動三輪車進行形象、標識、編碼“三統一”,通過規范駕駛行為,將其納入合法監管。之后,北京快遞電動三輪車管理由“三統一”進一步升級為“五統一”。
“首都范本”的影響示范效果逐漸顯現,其他城市的政府部門也著手研究將快遞電動三輪車納入規范管理。截至2018 年年末,全國共有196 個城市出臺快遞車輛管理政策。與此同時,也有企業著手通過物聯網技術對快遞電動三輪車進行在途管理,實現車輛行駛中的動態跟蹤,進一步規范駕駛行為。
需要提醒的是,城市道路通行條件各有不同,在尚未對快遞電動三輪車進行統一管理的城市中,電動自行車新國標的實施,無疑將會對快遞末端服務產生影響。對此,業內人士指出,推廣新能源車應用以及新型末端或將成為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
四川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多霧少風。較高的私家車保有量加大了環境負擔。在交通、安全、環保等政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成都大力鼓勵和引導企業使用清潔能源車輛,并為企業發放了不限行、不限號、公共車位免費停靠的“大禮包”。近兩年,成都快遞企業加大新能源車的投入,同時創新末端服務流程,將新能源汽車作為末端派送的臨時站點,快遞員從車輛處取貨即可,無須多次折返網點。在上海,新能源車在末端服務中也發揮了快件臨時中轉站的作用。
此外,隨著快遞服務站等新型末端布局的進一步完善,快遞網點將改變原有的派送模式,車輛使用也將發生改變。再加上共同派送的興起,人員、車輛、系統的共建共享,也將進一步提升各項資源的使用效率,減少成本占用。
共探AI時代的供應鏈數智化發展之路!《數智化供應鏈白皮書》正式發布 ?
1496 閱讀外賣戰OR即配戰?京東美團博弈,快遞受傷?
1421 閱讀物流企業銷售激勵背后的秘密
1225 閱讀零售企業倉儲博弈:自營VS外包
1230 閱讀4個低碳獎項丨2025 LOG低碳供應鏈&物流創新案例申報開啟!
1110 閱讀順豐再出手,領投無人車公司「白犀牛」
951 閱讀外貿出口轉內銷商家在抖音電商成交3.6億元
854 閱讀降本增效,物流企業不能只是“過緊日子”
822 閱讀5000種汽車配件絲滑入倉,菜鳥海外倉推出汽配出海解決方案
737 閱讀快遞綠色包裝進校園,極兔全方位展示全鏈路綠色管理成果
710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