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京東零售子集團CEO徐雷
京東已經在今年的幾次財報中緩緩抬起了頭。而在最近的兩份財報中,京東以利潤為導向的嶄新需求已經很明顯了。“持續盈利”的口徑,標志著京東正處在從追求交易規模增長轉向追求利潤的過程中。盈利顯然會是京東在之后很長一段時間內的命題。
眼下京東想要釋放的利潤空間,來自“降本增效”。這四個字,也是今天京東集團三位CEO(零售子集團CEO徐雷、京東數科CEO陳生強和京東物流CEO王振輝)在京東JDD全球科技探索者大會上所強調的。而在這一“方針”下,由徐雷領銜的京東零售子集團,這一京東基本業務的命脈,下面要講什么樣的故事?
在當下的零售世界里,下沉市場是個避不開的話題,京東的發力已經尤為明顯,現在京東采用的是主站與京喜的雙輪驅動策略。
今年8月,京東主站將其首頁的“特價秒殺”升級為“每日特價”,順便將“每日特價”“京東秒殺”和“品牌閃購”打通成為一個秒殺業務集合。主站外,自從在今年9月19日京東主要被用來應對下沉市場京喜正式上線之后,京喜就被當成了京東用來應對下沉市場,或者說對標拼多多和阿里聚劃算的主要工具,并且于11月份被正式接入微信一級入口。目前,京喜已經布局在微信一級入口、手機QQ購物入口、小程序、APP、M站、粉絲群這6個移動端渠道。
主站上有了一個吸引下沉用戶的入口,京喜的陣地則被挪到了微信。將微信一級入口讓出,京東對下沉市場的重視程度已經愈發顯性了。
新交出的財報中沒有關于京喜的具體成績,但是京東方面給出的數據顯示,京喜平臺一小時所售商品件數峰值達到1600萬件,切換(流量入口)后下單量環比切換前一周(10.24~10.30)日均增長365%;切換后新增用戶數環比切換前一周(10.24~10.30)日均增長217%。同時,拿到了絕好流量入口的京喜也給了主站一些回報:京東全站新用戶中來自京喜的近4成。
不過在京喜身上,京東想要著重做的還是C2M反向定制——就在今年雙十一期間,在京喜的下單情況中,工廠直供下單量環比9月日均增長394%,產業帶核心廠商訂單量提升1404倍。
京喜正在做的對接工廠,反向定制,縮減供應鏈環節和成本,實則已經置身了新的賽道。
拼多多在2018年啟動工廠品牌孵化項目之后,網易考拉工廠店、蘇寧拼品牌、京東“廠直優選”都加入了進來。但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自行孵化品牌或者反向定制產品的改造,都要取決于供應鏈的深度磨合。
國金證券分析過,僅從下游角度出發,盲目的選品質控+流量扶持模式并不能解決工廠品牌和商品本身的問題,在沒有任何信任過程的介入下冷冰冰的將工廠品牌推向用戶,帶來的結果只有用戶的費解;只有同時從上游角度出發,深入制造端,用數字化改造的方式提高工廠規模化生產效能,才能在給產業鏈賦能的同時,給用戶提供高性價比的商品。
徐雷今天也將京東的C2M成績重點介紹了一番:目前,基于C2M模式開發的游戲本和家電占比都已高達40%;和傳統方式相比,京東的C2M模式將產品需求調研時間減少了75%,新品上市周期縮短了67%,并且成功概率大大提高。
當然,徐雷所說的不只針對下沉市場的C2M。算上京東對京喜這條供應鏈上的預期,未來3年,京東將累計發布1億種新品及C2M產品,其中創新含量高的品類要占70%以上。
或許是因為JDD大會的主題性質,以上所有從下沉和供應鏈中拿到的數字,都被徐雷歸結于技術。“如果沒有我們的技術提供支撐,是不可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實現這么好的銷售業績。”
在徐雷的定義中,京東零售已經完全變成了“技術驅動”。“京東零售已經成為一家典型的以技術驅動為主的零售公司。我們在數字化的基礎上,不斷推進智能化能力建設。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各項技術實現行業的降本增效。”
既然是零售世界里重要的一部分,京東在今年也沒躲過去的一件事是,整個零售世界到處都在“重構人、貨、場”。阿里已經閉口不談“新零售”了,從今年雙十一開始,取而代之的是“新消費”,這其中與人貨場對應的就是新群體、新供給與新場景。
如今京東開始談起的,是“全渠道”。在今天的JDD會上,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零售集團平臺生態、無界零售、智能供應鏈Y負責人林琛發布了“京東全渠道生態平臺”——京東平臺將利用其全渠道的核心能力鏈接多端場景,幫助合作伙伴對人、貨、場三要素進行重構。
所謂京東全渠道業務,初步的架構分為松耦合三段式,分別是JD-B-C。據林琛介紹,第一段式是供應鏈協同,尤其是2B供應鏈能力的打造,承接全域訂單打通全渠道的庫存,整合多種拓撲的配送能力,不僅有核心倉庫,人的配送,還有倉到店,店到店,店到人的配送,在全渠道運營優化能力的支持下實現供應鏈最優規劃的履約路徑,目的是降本、增收以及體驗優化。
拿京東內部在推進的一個項目“物競天擇”來說:這個目標是萬億規模的項目,就是在針對解決如何減少履約的成本,提高履約的效率。傳統的履約路徑中,下單的商品需要經過從京東倉庫、分揀中心、配送站等一系列過程送到用戶手中,而通過物競天擇,系統可以通過智能算法,在京東到家合作門店、品牌門店、大型商超和社區服務店中選出成本更優、效率更高的履約路徑。
第二段式,則是如何做多場域的數字化鏈接以及服務能力的搭建:在線上,除了京東的APP、小程序、開普勒,還有面向下沉市場的京喜。線下,則有京東之家,家電專賣店,7fresh、新通路、友家鋪子、物競天擇,京東大藥房、京東車友會等線下門店及社群。
如今京東線上與線下場景分別與協同的效果暫且不論,在前提條件上,線上和線下的所有場景已經共同組成了京東如今的所謂“全渠道”的場景。
第三段式就進入全域用戶營銷,當然這個效果還要且看后續。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因為京東對京喜的發力,下沉市場的用戶人群可以算作京東對于“人”方面的增量,想辦法獲得這部分以及更多之前被忽略的消費群體,就是在重構“人”。這也是為什么京東可以讓渡出微信的一級入口,畢竟用戶增量,在這個紅利被掏空的消費時代必須得到重視。
目前京東全渠道的京東全渠道生態平臺已經開放給三方的賣家。該平臺可以承接全域訂單,整合全渠道庫存,與上游供應商、門店、下游的物流配送協同,通過智能化履約決策選擇成本、時效、體驗最優的履約路徑。
京東也似乎已好久沒有將“無界零售”掛在嘴邊了。這次林琛向虎嗅表示,所謂全渠道,其實也正是無界零售的“升級版”。目前在京東的戰略布局中,全渠道和“無界零售”概念并行,不過,提出全渠道的是零售子集團,而無界是京東集團層面自上而下的愿景。
“全渠道是內生演變,不是自上而下的。”林琛向虎嗅說道,“其實(全渠道平臺)已經跑出了比較大的銷售額數據,大屏上都不僅是概念性的東西,而是實實在在的,用平臺化的思維來看的。”
但是全渠道履約是個宏偉的命題。對于習慣于to C生意的京東來說,以倉到店和to B的挑戰就在眼前。
在林琛看來,京東在過去十幾年積累和沉淀下來的是基于單一的B2C邏輯的成本交易體驗最優解,而今天要面臨的課題和面臨的機會,是在多端的復雜網絡下磨合解這個題。“現在要補齊倉到店的環節,做to B和to C的融合挑戰比較大。”林琛坦陳。
全渠道是京東零售的下一站,但將來能不能體現在財報利潤欄的數據中,就看京東這次對零售老三樣“重構”的本事了。
<mp-miniprogram data-miniprogram-app="" data-miniprogram-path="pages/event/event? data-miniprogram-nickname=" 虎嗅活動"="" data-miniprogram-avatar="http://mmbiz.qpic.cn/mmbiz_png/nRVEow4CZVSaNUcWnkiaeN7YnGJHySrOxzruO910rB1siaicJZpEE9kLRj9iaKIz8vWmGnUGCQFuCSia6Nd2gUqYWQQ/640?wx_fmt=png&wxfrom=200" data-miniprogram-title="周末哪兒都別考慮了,就這兒了" data-miniprogram-imageurl="http://mmbiz.qpic.cn/mmbiz_jpg/b2YlTLuGbKBvSfL0BrgdIbIuIy6tRFAlVqoqBAtIdpiaU1sC6CkT7K6hRnovpiau6qMm7xZIxdz0l4haOyMfQs5Q/0?wx_fmt=jpeg" data-miniprogram-type="card" data-miniprogram-servicetype="0">
共探AI時代的供應鏈數智化發展之路!《數智化供應鏈白皮書》正式發布 ?
1496 閱讀外賣戰OR即配戰?京東美團博弈,快遞受傷?
1407 閱讀物流企業銷售激勵背后的秘密
1211 閱讀零售企業倉儲博弈:自營VS外包
1202 閱讀4個低碳獎項丨2025 LOG低碳供應鏈&物流創新案例申報開啟!
1047 閱讀順豐再出手,領投無人車公司「白犀牛」
951 閱讀外貿出口轉內銷商家在抖音電商成交3.6億元
847 閱讀降本增效,物流企業不能只是“過緊日子”
822 閱讀5000種汽車配件絲滑入倉,菜鳥海外倉推出汽配出海解決方案
737 閱讀快遞綠色包裝進校園,極兔全方位展示全鏈路綠色管理成果
710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