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特朗普政府以“復興美國制造業”為名,掀起新一輪全球關稅風暴。從鋼鐵、鋁材到汽車、電子產品,從中國、歐盟到墨西哥、加拿大……尤其針對中國,美國宣布將額外加征34%的關稅,疊加此前的20%關稅,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關稅高達54%!而自中國推出反制措施后,白宮于4月8日再次表示,美國已正式對中國商品加征額外50%的關稅,累積高達104%的稅率將于4月9日立即生效。
與此同時,根據4月2日白宮公告,將自5月2日起,取消800美元以下中國包裹的免稅政策(每件征收30%或25美元關稅),6月1日起,小額包裹關稅漲至50美元/件。而最新發布的公告則將30%的稅率提高到了90%,每件小額包裹的關稅從25美元提高到75美元,6月1日后提高到150美元。
今日,我國再次提出反制措施。據中國財政部網站消息,2025年4月8日,美國政府宣布對中國輸美商品征收“對等關稅”的稅率由34%提高至84%。4月9日,中國多部委迅速回應,宣布加碼反制措施。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辦公室發布公告,宣布將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稅率從34%提高至84%。
美國發起的這場貿易戰、關稅戰,其范圍之廣、力度之強,遠超2018年??梢哉f,以“對等關稅”為武器,美國正將全球供應鏈推入前所未有的混亂。
供應鏈休克與“中國+1”策略失效
美國征稅對象遍及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此前,許多跨國企業采取了“中國+1”供應鏈策略,即在保留中國作為主要生產基地的同時,將部分生產環節分散到其他國家和地區,以降低風險。2024年,中國2024年全年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額為1438億美元,增長10.5%,其中,越南和墨西哥等國成為了潛在中國產業鏈外遷的承接國,是全球產業轉移的主要受益者。
然而,隨著美國全球對等關稅政策的實施,這一策略已難以維持,可謂是對中國轉口貿易的圍剿。同時,蘋果、特斯拉等企業原本依賴中國的供應鏈體系,如今可能也不得不重新評估和調整其全球布局,全球產業鏈面臨重構壓力。
企業成本上漲 出貨量預計暴跌
企業為規避關稅風險,不得不重新調整供應鏈,增加了管理復雜度和生產成本。例如部分貿易商為避關稅開啟搶運推高了中美航線的運價。據相關報道,近幾日,跨太平洋航線上的貨船紛紛加速航行,爭分奪秒地趕往中美兩國港口。部分貨船抵達中國海域后,甚至申請優先靠泊,以確保在4月8日最后裝貨期限前完成作業。
其中,為應對美國自2025年4月5日起實施的關稅政策,搶在關稅生效前鎖定舊稅率,確保秋季發布會前產品不漲價,蘋果公司在三天內緊急調動五架貨機,將價值數十億美元的iPhone、iPad等產品從中國和印度運往美國本土倉庫。要知道,空運成本是海運成本的3-5倍。
與此同時,據相關消息,受關稅的沖擊,目前中國運往美國的貨量目前約有35~40%已暫停出貨,從越南運往美國的貨物也有超30%的貨物已經暫停出運。比如華南地區的家具和日用品客戶已宣布暫停訂艙。有觀點指出,盡管中國輸美電商貨九成通過海運,但新規對空運業務的影響將遠超海運,空運成本更高,對關稅變化更為敏感,預計相關業務將大幅萎縮。
其中,受800美元以下小額商品的關稅豁免影響,跨境電商企業面臨物流和關稅成本激增和出貨量暴跌的雙重壓力。隨著白宮最新公告,如將30%的稅率提高到了90%,每件小額包裹的關稅從25美元提高到75美元,6月1日后提高到150美元,相當于宣告“中國跨境電商直郵美國”時代終結。
消費者物價上漲
其中,供應鏈的混亂直接影響的還是消費者的物價,特別是美國人日常購買的幾乎所有商品的價格。瑞銀分析師認為,美國零售商或無法完全承擔所增長的成本,可能需要將價格提高10%至12%來應對美國加征的關稅。隨著相關消息在美國社交媒體上傳開,多個亞裔社區出現搶購現象。
目前,亞馬遜美國站產品已開始漲價,據一位消費者透露。其亞馬遜購物車中多件商品價格已發生變動,比如浴室排風扇價格從76.49美元升至85.49美元,油漆膠帶價格則從5.09美元大幅躍升至5.99美元。
來源:小紅書
毫無疑問,美國關稅政策和貿易戰將對中國企業產生較大的影響,勞動密集型企業、高科技企業、原材料依賴型企業、出口導向型中小企業和跨境電商和物流企業等都面臨較大挑戰。那么如何應該這場前所未有的調整?
擴大內需 企業攜手自助
2024年中國居民消費占GDP約40%,提升內需可緩解外貿壓力。而自救策略中,擴大內需和企業間的攜手合作或成為關鍵方向。
4月7日,永輝超市發布《致中國優質供應鏈的一封信》,提出永輝“向所有在貿易戰浪潮中堅守的中國制造企業伸出雙手,共同將中國制造的星光,匯聚成照亮內需市場的銀河?!?
信中提出,若因出口受阻而庫存積壓,永輝將開通“綠色通道”完成15天極速上架;針對苦惱于國內市場認知度的外貿商品,永輝將提供推廣扶持;對于渴望產品升級的供應鏈企業,永輝將作為市場助手共同開發新產品。
國內很多企業既是進口資源的企業,又是出口的企業,相關產業鏈的發展短期將受到明顯的沖擊。在此背景下,永輝超市主動站出來,是助力中國制造企業拓展內需市場的重要行動。通過與供應商的深度合作,永輝超市不僅能夠幫助出口企業緩解庫存壓力,還能促進國內市場的消費升級,實現雙贏。
多元化策略
關稅背景下,降低對美國單一市場的依賴,加快開拓東南亞、南美、非洲等新興市場,同時抓住RCEP機遇,比如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市場憑借自貿協定的關稅優惠,成為具有吸引力的替代選擇。此外,有人指出,在開辟多元化市場時,中歐班列運費穩定、時效可控,可對抗海運、空運的“天價擁堵費”。
目前,多個上市企業已提出多元化發展策略或加速布局“海外倉+本地化”以降低關稅影響,比如跨境大賣企業中,巨星科技提出將通過漲價和優化東南亞產能布局來應對關稅調整;致歐科技通過拓展歐洲市場和優化供應鏈布局來降低風險;安克創新則提出,短期內,將依靠海外倉庫存對沖關稅壓力;長期布局上,公司將繼續注重提升產品力,擴大品牌效應;同時大力拓展歐洲、東南亞、澳洲等非美市場。
建立中國版的“中國+1”計劃
此前,“中國+1”供應鏈計劃對于包括美國在內的一些西方國家來說,是為了與中國脫鉤或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將中國市場這塊蛋糕放到其他國家,本質上對中國并非正面,因此,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顧清揚提出,中國要有自己的“中國+1”計劃,來反制美國版的、對中國有負面影響的“中國+1”計劃。
什么是中國版的“中國+1”計劃?即中國在國內統一大市場,形成國內相對完整的產業鏈、供應鏈的同時,要系統性、前瞻性地開展某些產業在海外的布局。顧清揚強調的這種布局必須是系統性的、前瞻性的,而不是盲目出海、慌不擇路的。這樣,主動權就能掌握在中國手上。
年營收2萬億、凈利潤下滑至90億,大宗供應鏈五巨頭業績出爐!
2185 閱讀京東物流遼寧省京東幫服資源招商
1659 閱讀兩大物流國企成立合資公司,意欲何為?
1460 閱讀共探AI時代的供應鏈數智化發展之路!《數智化供應鏈白皮書》正式發布 ?
1342 閱讀破局與重生:傳統國際貨代如何通過數字化轉型實現戰略突圍
1307 閱讀物流企業銷售激勵背后的秘密
1134 閱讀外賣戰OR即配戰?京東美團博弈,快遞受傷?
1148 閱讀深圳首發!順豐同城與肯德基推出無人車智能配送服務
1070 閱讀零售企業倉儲博弈:自營VS外包
1020 閱讀關稅大戰遇上全球供應鏈:蘋果公司深度研究與戰略推演
968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