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點評:在“雙碳”戰略目標下,各行各業都有本難念的經。在碳減排和能源結構轉型兩方面帶來機遇的同時,又會面臨或大或小的挑戰。不過,中國物流企業即便經受多重磨難,也要不斷強大內心,肩負新的使命,披上實戰的戰袍堅持可持續性發展,助推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1月15日下午,以“‘雙碳’物流踐行”為主題的平行論壇由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陳燕燕擔任主持人)
(BSI標準應用總監 馬涓)
2020年9月22日,國家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 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 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2030年后中國年減排率平均將達8~10%,將遠超發達國家減排的速度和力度。
在此之前,碳排放從達到峰值到實現中和(凈零排放),歐盟需要60年左右的時間,美國需要45年,中國只有30年,意味著我國能源消費和經濟轉型、溫室氣體減排的速度和力度,要比發達國家快得多、大得多。
對于我國而言,能源結構以煤為主,要在較短的時間內大幅度降低煤炭消費占比,需要克服技術、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就業、社會保障等方面各種復雜的問題和挑戰。我國提出的新的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和碳中和愿景,絕不是簡單地伸一伸手就能觸及的,也不是踮一踮腳尖就能夠到的,需要助跑、加速、奮力向上躍起才能達到。
針對實現“雙碳”目標,全球開始為此立法。首先,在國內習主席于2020年9月在聯合國大會上莊嚴宣告;中國將在2030碳達峰,2060之前實現碳中和;中國第十四個五年計劃(2021—2025)確定了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以及 2035 年的中期目標。其次,歐盟成員國被要求發展國家長期戰略;歐盟制定了在 2050 年實現“凈零排放”的目標;作為歐洲綠色交易規則的一部分,歐盟委員會在2020年3月提出了第一個歐洲氣候法律將以法規的形式推動2050凈零排放的目標實現。第三,英國在2019年6月新修訂的氣候變化法律正式生效;在2035年削減78%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第四,拜登政府宣稱美國將不晚于2050年做到100%使用清潔能源和達到凈零排放;美國將依據“清潔能源和安全法”向未實施碳減排限制的進口產品征收碳稅。
可以說,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全球范圍內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
BSI是國際標準化的重要貢獻者。比如,數字化轉型方面,數字化轉型是線下走到線上的過程。這一過程中大量的客戶數據會暴露在風險下,于是我們推出了信息安全管理體系ISO27001。2009年針對能源管理我們發布了ISO50000標準。2008年針對產品碳足跡我們推出了ISO14067。2010年針對碳中和我們又出了PAS2060。
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WRI)和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WBCSD)自1998年制定的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標準(即人們常說的GHG Protocol),溫室氣體排放按來源可分為三個范圍,包括:范圍一,直接排放,也叫運營排放,是指自身控制范圍內的化石燃料燃燒、化學和制造過程、自有車輛和逸散造成的排放;范圍二,外購電力的間接排放,也包括蒸汽、加熱、冷氣等;范圍三,是與物流產業息息相關的,價值鏈的間接排放。包括供應鏈和產品生命周期內的上下游造成的排放,比如原材料鐵礦石的采掘、生產和運輸,企業的運輸和倉儲、消費者使用產品和服務造成的排放、廢料的處置回收,等完整生命周期的間接排放。并且2022年會發布最新的關于整合標準會放大范圍三的權重。可以看出,這對于上下游供應鏈的碳排放管控將會加大。
也就是說,想要實現“雙碳”目標,物流行業應盡綿薄之力。物流倉儲企業在日常運行中不僅自己要做到綠色低碳,同時,作為產業供應鏈上不可或缺的單元、板塊,要緊跟供應鏈上下游的減碳目標,隨時調整自己的步伐,才能促進整個產業供應鏈實現碳中和。
鳴鳴很忙VS三只松鼠 ,誰的供應鏈更抗打?
1155 閱讀從規模到質量,韻達開啟2025年增長之路
1021 閱讀Gartner 2025 WMS魔力象限看倉儲管理系統發展趨勢
1003 閱讀順豐、中通、圓通、韻達、申通、極兔的高管工資獎金有多高?
959 閱讀河南首輛跨境電商TIR國際卡班發運
892 閱讀2025年4月電商物流指數為111.1點
692 閱讀圖解4月倉儲指數——需求保持增長 行業延續向好
702 閱讀商務部:中美取消91%的關稅,暫停24%關稅
731 閱讀5月5日-5月11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665 閱讀順心捷達上線“承諾達”產品
638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