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9日,由羅戈網.物流沙龍主辦、準時達協辦的以“智造全球.數字未來”為主題的“GMSC2019全球制造業供應鏈峰會”上,航信德利公司供應鏈總監丁紅宇用他切身的感受,分享了在這個消費互聯網轉型產業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如何服務好制造業供應鏈的寶貴經驗。
丁紅宇在會上提到一個有關能源分類的觀點:目前常用的有四大能源,一個是煤炭,一個是石油天然氣,一個是水力,一個是核能。
而在智能制造的大背景下,全新的第五類能源出現了,也是文章一開頭說到的那個“他”——大數據。
原先數據本身存在,之所以現在才成為能源,丁紅宇認為是條件成熟了——互聯網無處不在。“這個數據之前沒辦法用是因為其一獲得量不夠;其二處理的時間和能力不足。而現在互聯網數據已是天量,云計算的產生也大大提高了計算能力,能夠承受海量數據的分享和分析。”
這一大時代特征對于所有的制造企業都是公平的,包括丁紅宇所在的航信德利。航信德利主要是為銀行提供ATM機包括服務一系列產品的企業。1967年世界上第一臺ATM機就是德利母公司生產;2000年航信應國家稅改成立,發票二維碼改革、2019年稅改都有其身影。這兩者一重軟件,一偏向硬件,形成了航信德利目前的主營業務。
據丁紅宇介紹,截止到2018年4月,其服務于全國的ATM機數量與上一年持平,生產的POS機不斷增長達到3100萬臺,服務工程師數量也超過了1萬人,如此龐大的制造銷售之后是極大的服務運維壓力,“尤其是銀行對于我們的要求是7×24小時支持”。
智能制造時代,產業鏈被拉長,制造業從后端逐漸走向前端,丁紅宇面臨的最大困惑是:“如何在這么龐大的售后服務體系當中既保證客戶的供應又保證很好的滿意度?”
而這同樣是其他制造企業面臨的新挑戰。
航信德利嘗試用數據新能源解決全新時代的供應鏈問題
在會上,丁紅宇談到一個觀點:信息與數據不一致,信息可以收集,數據則是沉淀出來的。航信德利用沉淀的大數據改變的第一個供應鏈矛盾是時間成本和響應效率。
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家里的電器壞了,報了售后,工程師來維修時又一些零件沒帶,這就需要跑兩趟。在家用領域,這種時間浪費是被接受的,但商用領域時間成本無法浪費。那要如何保證客戶體驗呢?
丁紅宇介紹,其通過大數據分析將真正的客戶需求挖掘出來,提前將售后頻次高的零部件做一個預處理和庫存預備。例如在廣東區域,夏天特別潮濕,數據庫分析發現有某個零部件在夏天特別容易壞,需求量很高,這就是需要做庫存預備的重點名單了。
第二個數據應用在庫存優化和人效提升。
航信德利將售后服務的全國數據打通,對全國的庫存進行了一個優化,比如2-3年都不會用到的配件和有真實大量需求的配件,后臺進行一個簡單判斷,進行平衡和調控。同時售后配合保養,工程師出去一趟也有成本,根據數據分析給銷售產品進行保養規劃,售后維修附帶定期保養,這樣維修成本和運營成本都得到很大降低。
最后是F2B方向,原先的制造供應鏈都是先生產后銷售,而大數據智能制造時代,工廠為市場需求提供前端“研發和制造”的專業化服務成為可能。
丁紅宇提到原先公司旗下有一個ATM機制造工廠存在產能過剩,后來進行全新數據指導生產的開拓,“去年雙十一,我們與天貓做了一個酒店自助入住機的項目,實現基本無庫存的理想狀態,客戶在下單之后工廠制造,1-2天后發貨。”
丁紅宇介紹現在不同酒店對于自助入住機的品質要求不同,所以其基本都是在有需求之后才進行生產。
丁紅宇在演講最后做了三個總結。
首先是積極的面對:“數據的時代已經到來了,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他已經來了,與其詛咒黑暗不如我們點亮蠟燭。”
其次大數據對供應鏈改善實實在在。“當你真真正正把供應鏈的需求和數據收集之后,會發現有很大的改善空間,無論是供應鏈成本,還有庫存優化都有很大的改善。”
最后是,過程是痛苦的,但結果是美好的。丁紅宇介紹,他們在改造轉型過程中也遭遇陣痛,例如部門間影響、高層不理解、執行過程錯誤等,“但是你一路都走完了之后,其實會發現收獲頗豐。”
“給大家一個數據參考,進行供應鏈數字化轉型后,我們整體全球的庫存下降了50%左右。”
鳴鳴很忙VS三只松鼠 ,誰的供應鏈更抗打?
1029 閱讀Gartner 2025 WMS魔力象限看倉儲管理系統發展趨勢
842 閱讀從規模到質量,韻達開啟2025年增長之路
741 閱讀河南首輛跨境電商TIR國際卡班發運
787 閱讀順豐、中通、圓通、韻達、申通、極兔的高管工資獎金有多高?
763 閱讀2025年4月電商物流指數為111.1點
643 閱讀商務部:中美取消91%的關稅,暫停24%關稅
682 閱讀圖解4月倉儲指數——需求保持增長 行業延續向好
632 閱讀5月5日-5月11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630 閱讀芍藥越天山,蜜桃上高原:拼多多重塑西部消費版圖
600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