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咨詢分析公司Seaintelligence稱,根據對集裝箱運輸行業可靠性的持續監測,2018年集裝箱班輪的準班率不堪回首,慘不忍睹。
該分析公司的一項研究,去年只有70%的集裝箱船準時到達。
分析公司指出,在去年的八個月里,準班率處于歷史最低水平。相對于2017年,2018年的可用性下降3.7個百分點至70.8%,為2012-2018期間的最低水平。
Seaintelligence寫道:“就日程的可靠性而言,尤其是從發貨人的角度來看,2018年慘不忍睹。三家航運聯盟中,主要的班輪公司只有一家的日程時間表可靠性有所改善,萬海是最能準時到達的。”
其次是馬士基和漢堡南美,可靠性分別為75.6%和74.6%。就馬士基而言,與2017年相比,準時抵達能力下降了一個百分點。從聯盟層面看,海洋聯盟是最精確的。
▲主要船公司近年準班率排行榜
在主要貿易路線中,只有亞洲和北歐的情況較去年有所改善。但是,從分析公司的角度看,0.3個百分點的增加是微不足道的。
2018年以來,集裝箱行業的可靠性受到了幾家船運公司客戶的嚴厲批評。早在第一季度之后,Kuehne+Nagel就稱:“目前的可靠性水平是一個問題,這就是為什么許多客戶來找我們并要求我們幫助他們管理他們的供應鏈,而不是客戶在有問題的情況下與承運人打交道。”
在此之前,集裝箱運輸公司今年第一季度的可靠性記錄為66.4%。早在去年9月,MSC和馬士基就宣布,對亞歐航線網絡進行幾次升級,增加船只數量,減少停靠次數。另一家海洋聯盟(Ocean Alliance)也做出了改變。
具體排名來看,萬海航運排名第一,為75.9%,緊隨其后的是馬士基航運75.6%、漢堡南美74.6%。第四至第十位分別是地中海航運、APL、達飛輪船、東方海外、長榮海運、以星輪船、中遠海運集運。
從集裝箱三大聯盟的角度來看,可以說海洋聯盟的準班率最為“靠譜”。
而在主要貿易航線中,只有亞洲-北歐航線的準班率有所提升。
2018年,集裝箱運輸行業的準班率問題,一直為主要托運人所詬病。早在第一季度,德迅就向外媒透露,將其描述為“是一個問題了”。
不過,集運船公司也在優化準班率做出努力。比如,2M聯盟的馬士基航運和地中海航運都在9月份就亞歐航線網絡進行更新,增加船舶數量,減少掛靠。
此外,海洋聯盟也同樣做出了相應的調整。
當然也有業界人士指出,第三方機構所做的準本率統計表,也僅僅只是統計表,對于船公司而言,準班率統計實際是有很大操作空間的。同時該表也不能直接說明各家船公司在實操維度中所遇到的問題,就綜合排名第一的萬海航運而言,從2016年之后就只是一家區域性航運公司,它只是選擇性地參與一些主干航線貿易,而再不是一家典型的全球承運人公司。這在與馬士基、地中海航運、中遠海運集運、達飛等巨頭來比較時,在航線的多樣性與船隊數量上,都不在一個體量和維度上。
4個低碳獎項丨2025 LOG低碳供應鏈&物流創新案例申報開啟!
1327 閱讀順豐再出手,領投無人車公司「白犀牛」
1056 閱讀外貿出口轉內銷商家在抖音電商成交3.6億元
994 閱讀5000種汽車配件絲滑入倉,菜鳥海外倉推出汽配出海解決方案
884 閱讀鳴鳴很忙VS三只松鼠 ,誰的供應鏈更抗打?
847 閱讀Wildberries開啟中東賣家供貨渠道
694 閱讀Gartner 2025 WMS魔力象限看倉儲管理系統發展趨勢
695 閱讀順豐與南京公交推出'同城快遞線'?
677 閱讀2025年4月電商物流指數為111.1點
629 閱讀超1500家品牌餓了么銷售突破歷史峰值
672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