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全球碳排放標準,中國汽車出口遭遇“碳壁壘”,尤其在歐洲。盡管部分自主品牌展現低碳優勢,近半數車企仍有碳足跡降低挑戰。為破除海外障礙,中國汽車企業需加速低碳技術研發,提升全球競爭力。
電動汽車行業面臨電池生產環節重碳足跡挑戰,約占車輛總排放40%-60%。制造商承諾減排,電池制造的高排放源于原材料獲取、加工和能源使用。區域差異明顯,中國生產排放較高,而瑞典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碳足跡。政策推動如歐盟CBAM和美國IRA助力減排,目標五年內實現75%減排。通過優化工藝、使用清潔能源和材料回收,有望實現12-24 kgCO2e/kWh的低排放。產業鏈協作是實現深度脫碳的關鍵。
5月21日雙碳觀察日記來了!
中通、圓通、韻達、申通、極兔的單票快遞成本是多少?能賺多少錢?
1305 閱讀商家朋友們注意了,抖音電商再次升級物流服務
879 閱讀抖音618大促引爆物流業:港股龍頭或迎確定性增長
769 閱讀物流戰略規劃的參考方法
777 閱讀今年618物流科技唱主角,菜鳥迎來自動倉儲、分撥和無人車的交付高峰
710 閱讀不止是油電差!新能源商用車如何助力物流企業隱性降本
680 閱讀京東物流發布“倉配211”時效和服務升級方案
684 閱讀連續12年!順豐守護茂名荔枝領
698 閱讀順豐、圓通、韻達、申通發布最新業績
693 閱讀阿里:將繼續優化業務組合,退出非核心業務和資產
689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