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運與中國南山在綠色低碳與新能源等領域合作
近日,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南山集團在深圳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在物流運輸、綠色低碳與新能源、智慧園區、資本合作等領域探尋合作空間,實現優勢互補、發展共贏。(來源:招商局集團網站)
3月29日,吉利控股旗下遠程新能源商用車集團與深圳美團優選科技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關系,雙方將圍繞社區配送物流業務開展合作,打造新零售模式定制化產品,探索數字化運輸、智能物流等領域的發展,為全球“碳中和”目標貢獻力量。(來源:遠程新能源商用車)
45家企業、81個項目!第四批智能光伏試點示范企業和項目名單公布
3月2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布文件,為貫徹實施《智能光伏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經省級有關部門推薦、專家評審、網上公示等程序,將第四批智能光伏試點示范企業和示范項目名單予以公告。其中,第四批智能光伏試點示范企業共有45家,示范項目共計81個。(來源:工信微報)
電池行業首家!寧德時代獲頒CCS《產品檢驗和試驗機構認可證書》
近日,中國船級社(CCS)在福建寧德為寧德時代測試驗證中心頒發了《產品檢驗和試驗機構認可證書》。本證書是CCS第一次授予電池生產企業,CCS還將首次為企業設立項目負責人,為寧德時代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此前,搭載到船舶上的電池和核心部件產品,都必須通過第三方實驗室型式檢測才可應用,企業往往選擇國內獲得CCS認證資質的實驗室進行檢測。本次獲證表明寧德時代已具備自主檢測能力,未來寧德時代的船用產品可通過自有實驗室測試,船級社人員現場目擊的方式完成檢測。
據悉,本次獲證將加速寧德時代船舶電動化的戰略進程。未來,雙方將共進共贏,共同服務“電動福建”區域戰略,推動國內外航運和造船業的脫碳進程,引領航運綠色發展。(來源:CATL寧德時代)
生態環境部:各地方不得新建碳市場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的通知。
其中指出,規范區域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管理。各地方不得新建區域性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行業企業不再參與地方相同溫室氣體種類和相同行業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現有地方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應當參照《條例》規定健全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加強監督管理,在擴大行業覆蓋范圍、實行總量控制、有償分配、市場穩定儲備機制等方面先行先試,繼續發揮好試點作用,避免滋生金融風險,保障市場平穩有序運行。(來源:生態環境部)
北京發布41項地方標準,助力氫燃料電池汽車推廣
近日,北京市市場監管局批準發布41項地方標準,其中首次制定的有30項,修訂11項,分別聚焦推動實現“雙碳”目標、打好凈土保衛戰、健康北京建設等。
其中指出,推動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加氫站運營管理規范》圍繞加氫站基本要求、制度管理、人員管理、設備管理、氫氣品質管理、現場運行管理、風險管理、檔案管理與數據記錄8個方面進行規范,明確加氫站投運前須完成安全評價報告、消防審驗、防雷檢測、特種設備等方面的安全驗收,取得相關資質證明后方可運行。該標準服務北京市綠色低碳產業發展,將助力北京市夯實氫能產業基礎設施,實現到2025年氫燃料電池汽車累計推廣量突破1萬輛,力爭建成并投運氫燃料電池汽車加氫站74座的目標。(來源:中國質量報)
上海部署2024年節能減排重點工作 明確提出全市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
3月29日,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上海市2024年碳達峰碳中和及節能減排重點工作安排》,明確提出16項重點工作任務。
通知指出,2024年全上海市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單位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煤炭消費總量持續控制。工業和通信業(含IDC及5G基站)方面,規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3%;通信業能源消費增量控制在15萬噸標準煤以內。交通運輸業方面,航空客運業、航運業單位運輸周轉量能耗力爭有所下降,能源消費增量控制在50萬噸標準煤以內(不含新增國際航線能耗)。公共建筑方面,既有超大型公共建筑單位建筑面積能耗下降1%以上;實施建筑節能改造(節能率不低于15%)100萬平方米以上;行業內重點用能單位能效達到合理值比例達到90%;行業內重點用能單位能效達到先進值比例達到40%。公共機構方面,市級機關單位建筑面積能耗(碳排放)下降1%;市級機關單位人均能耗(碳排放)下降1.2%。(來源:上證報中國證券網)
廣東:加快把新型儲能、新能源汽車等打造成新的五千億級、萬億級產業集群
在3月29日舉行的“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廣東省委副書記、省長王偉中表示,打造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活力。廣東規上工業企業7.1萬家,高新技術企業7.5萬家,數量均居全國第一,PCT國際專利申請量、知識產權地區發展指數、有效注冊商標量、發明專利有效量等都居全國首位,廣東區域創新能力連續7年居全國第一。我們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鞏固現有新一代電子信息、綠色石化、智能家電、先進材料、現代輕工紡織、軟件與信息服務、現代農業與食品、汽車等8個萬億級產業集群,加快把集成電路、新型儲能、新能源汽車、低空經濟、人工智能等打造成新的五千億級、萬億級產業集群。我們加快構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過程創新鏈,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每日報告推薦
39頁報告:2023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年度評估
報告構建了“綜合評估報告全面洞察、專題評估報告深刻聚焦、技術創新方向權威引領”三位一體的研究體系。其中,綜合評估報告圍繞產業動向、技術進展、戰略措施等情況,聚焦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發展情況,開展了全面綜合地總體評估;專題評估報告對節能汽車、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智能網聯汽車、動力電池技術、汽車輕量化技術等9大重點領域的年度技術進展和目標實現程度進行了評估;技術創新戰略與保障建議主要關注汽車產業創新發展需求和技術發展趨勢,基于達成路線圖目標面臨的問題,結合行業權威專家觀點分析,面向政府、行業、企業提供戰略支撐和保障建議。
(由于篇幅有限,搜索報告標題【2023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年度評估報告】,即可獲取報告)
資料來源:中國汽車工程學會
新能源配儲系統與燃煤發電的經濟性對比研究
近年來,隨著我國“雙碳”戰略的推進和新能源發電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新能源發電產業迎來了蓬勃的發展,裝機規模與比重穩步提升。但新能源裝機的快速增長也暴露了電網靈活性調節資源不足的問題,儲能需求持續釋放。隨著新能源產業的高速發展,光伏、風電及儲能產業鏈愈發成熟,新能源發電項目建設成本持續下行,新能源配儲系統的經濟性穩步提升。在此基礎上,中信建投證券分析師對未來電力系統的結構進行了假設,并對新型電力系統的裝機結構和經濟性進行了測算。根據測算結果,新能源裝機成本的下降可以有效提升新能源配儲系統的經濟性,但在現有成本假設下,新能源系統配儲整體成本仍高于火電,短期來看新能源系統大規模替代火電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由于篇幅有限,搜索報告標題【新能源配儲系統與燃煤發電的經濟性對比研究】,即可獲取報告)
資料來源:中信建投證券
親愛的朋友們,趕快拿起手機掃一掃,添加我們的小助手,并回復“綠色雙碳”,即可加入分享群,海量相關研究報告等你來領取!
順豐、中通、圓通、韻達、申通、極兔的高管工資獎金有多高?
2072 閱讀從規模到質量,韻達開啟2025年增長之路
1658 閱讀河南首輛跨境電商TIR國際卡班發運
1074 閱讀中通、圓通、韻達、申通、極兔的單票快遞成本是多少?能賺多少錢?
899 閱讀Shopee一季度GMV達286億美元
861 閱讀中儲智運以數智物流賦能鹽湖產業鏈
896 閱讀商家朋友們注意了,抖音電商再次升級物流服務
851 閱讀京東透露外賣業務最新進展,日單量接近2000萬單
819 閱讀申通“無人車進校”單件配送成本下降40%
721 閱讀抖音618大促引爆物流業:港股龍頭或迎確定性增長
720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