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美聯手京東進軍儲能
3月21日格林美發布公告稱,與京東集團簽訂合作協議,雙方將建立穩固的合作關系,合作細分領域涵蓋數字化回收、數智化供應鏈、工業互聯網、消費品以舊換新平臺、光儲充一體化工商業儲能、智能叉車、AGV物流分揀電動化場景開發、綠色低碳循環材料閉環供應與消費等領域。
不僅如此,格林美還在公告中詳細披露了合作方式,即以京東的物流平臺為渠道,雙方共同提供鋰電池產品的回收服務,圍繞有價值礦產資源共同開展數字化回收和共同構建線下回收網點與回收體系。(來源:儲能前沿)
KKR 以 10 億美元投資光伏新能源項目
總部位于加州的 Avantus,原名 8minute Solar Energy,是一家致力于開發和部署先進的太陽能和儲能解決方案的公司,近期 Avantus 宣布獲得了來自全球領先的投資公司 KKR 和 EIG 的 10 億美元戰略投資。
據悉,KKR 將成為太陽能和儲能開發商 Avantus 的主要所有者。KKR 和現有的 Avantus 投資者 EIG 將成為該開發商的唯一股權投資者,并將幫助為其項目融資。交易的具體條款和 KKR 的股份規模尚未披露,該交易包括股權和債務融資,包括來自第三方的融資。
Avantus 擁有 30 千兆瓦的太陽能和 94 千兆瓦時的電池儲能項目開發管道,可以為 2000 萬人提供電力。
這筆交易表明,美國總統喬·拜登的《通脹削減法案》之后,投資者對美國太陽能的興趣日益增加,該法案包括豐厚的稅收優惠。
盡管利率上升使一些太陽能開發商難以為其項目融資,但研究機構 BloombergNEF 預計,到 2030 年,美國太陽能裝機容量將從 41 千兆瓦增長超過 40%,接近 60 千兆瓦。(來源:智通財經)
寧德時代、比亞迪等上榜《財富》亞洲未來30強
近日,《財富》雜志發布了2024年《財富》亞洲未來30強,寧德時代、比亞迪、億緯鋰能、陽光電源、福斯特、邁為科技、晶澳太陽能等中國電池新能源行業多家公司上榜。
據悉,這份榜單篩選出亞洲地區具備高活力的企業,包括阿里健康、京東健康、金山辦公、美團、攜程集團在內的20家中國企業和10家來自韓國、印度、日本的企業入圍。這份未排名的亞洲未來30強榜單確定了推動中國企業創新潛力的三個關鍵趨勢:世界對綠色技術的渴望、人工智能革命以及中國數字市場和電動汽車制造商的全球擴張計劃。(來源:財富FORTUNE)
國家能源局印發《2024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
3月22日,國家能源局印發《2024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根據《意見》,能源結構持續優化是主要目標之一。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占比提高到55%左右。風電、太陽能發電量占全國發電量的比重達到17%以上。天然氣消費穩中有增,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提高到18.9%左右,終端電力消費比重持續提高。
《意見》提出,大力推進非化石能源高質量發展。鞏固擴大風電光伏良好發展態勢。穩步推進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有序推動項目建成投產。統籌優化海上風電布局,推動海上風電基地建設,穩妥有序推動海上風電向深水遠岸發展。
在持續完善綠色低碳轉型政策體系方面,《意見》指出,科學優化新能源利用率目標,印發2024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并落實到重點行業企業,以消納責任權重為底線,以合理利用率為上限,推動風電光伏高質量發展。
同時,持續推進綠證全覆蓋和應用拓展,加強綠證與國內碳市場的銜接和國際認可,進一步提高綠證影響力。修訂發布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管理辦法,持續開展分布式光伏接入電網承載力提升試點工作。研究光伏電站升級改造和退役有關政策。
此外,《意見》對持續夯實能源保障基礎、深化能源利用方式變革、推進能源技術創新、持續推進能源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等方面也作出規定。(來源:國家能源局)
特斯拉上海儲能項目預計年內完成試投產,規模近40GWh
3月21日消息,在上海市未來產業先導區建設“一周年”新聞通氣會上,臨港新片區管委會高科處處長陸瑜表示,在未來能源產業方面,特斯拉儲能計劃于年內完成試投產,達產規模近40GWh。
據此前報道,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將規劃生產特斯拉超大型商用儲能電池(Megapack),計劃于2024年第二季度投產。此外,該工廠初期規劃年產商用儲能電池可達1萬臺,儲能規模近40GWh,產品提供范圍覆蓋全球市場。
特斯拉表示,每個Megapack機組可以存儲3MWh的能量,足以滿足3600戶家庭平均一小時的用電需求。上海新工廠最初每年將生產1萬個Megapack電池,相當于大約40GWh的儲能,這些產品將在全球銷售。(來源:財聯社)
富士康進軍風電、光伏
全球最大的電子制造與服務商富士康科技集團于2024年3月13日宣布與旭智資本簽署協議,合資成立綠能資產管理公司并擬發起設立綠能開發基金,共同拓展中國綠能業務,通過直接投資綠電產業協助集團永續發展,并借此獲得綠電權益,加速富士康帶領供應鏈邁向凈零,同時創造穩定的投資收益。
未來富士康將運用旭智資本在全球能源開發領域多年的投資及運營經驗,雙方合資設立資本總額人民幣20億元的綠能資產投資公司,聚焦綠色發電項目,最終目標每年取得20億kWh綠電權益。
雙方還規劃發起設立目標規模人民幣70億元的綠能開發基金,攜手布局太陽能、風能及配套儲能等綠電產業,預估可取的60億kWh綠電權益,通過此兩項合作案,加速向凈零以及環境永續發展的目標邁進。(來源:富士康)
3艘!這家船廠氨預留綠色船舶再接新單
近日,Euronav宣布在中國船舶集團北海造船訂造1艘31.9萬載重噸氨燃料預留(ammonia-ready)VLCC和2艘21萬載重噸氨燃料預留Newcastlemax型散貨船。新船預計將于2027年一季度和二季度交付,通過購買新船將有助于進一步推動船隊優化和發展。
Euronav沒有透露新船的具體價格。作為參考,克拉克森的數據顯示目前一艘315000-320000載重噸VLCC新船價格約為1.29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1.2億美元相比增加了8%;目前一艘205000-210000載重噸Newcastlemax型散貨船新船價格約為7100萬美元,與去年同期的6450萬美元相比增加了10%。
據了解,Euronav這一系列VLCC由中國船舶集團所屬中船重工船舶設計研究中心(民船中心)研發,船舶總長339.50米,型寬60.00米,型深30.30米,結構吃水22.50米,航速14.5節,具有優秀的船體線型,采用水動力節能裝置提高船舶能效水平,由高效主機和優化舵的螺旋槳驅動,滿足國際海事組織TIER III排放標準及船舶能效設計指數(EEDI)指標第三階段(Phase Ⅲ)的要求,低浪阻性能有助于該型船舶獲得較好的CII。同時本船按照最新的CSR、OCIMF和石油公司標準建造,未來可配置2個6000立方米氨燃料儲罐,實現全航程“零碳”運營。
該型21萬噸氨燃料預留(Ammonia Ready)散貨船由北海造船下屬設計公司CSDC自主設計,,具有“綠色”、“節能”、“環?!?、“高效”等突出優勢。船舶總長300.00米,型寬50.00米,型深25.20米,結構吃水18.40米,航速14.0節,可達到船舶能效設計指數(EEDI)指標第三階段(Phase Ⅲ)的要求,同時船舶滿足氨燃料預設,后期將配置氨燃料主機,確保未來可采用氨燃料實現船舶全生命周期 “零碳”運營。(來源:國際船舶網)
2024年全球儲能市場分析
23年中國儲能招標需求旺盛,24年開局良好。23年全年累計招標60GW/159GWh;全年儲能中標22.7GW/65.7GWh,同比+257%/383%;23年中國新增新型儲能裝機量為21.5GW/46.6GWh,同比+193%/+194%。考慮到豐富的中標項目儲備,疊加開年來政策支持改善儲能項目經濟性,24年中國儲能有望持續高增。
(由于篇幅有限,搜索報告標題【2024年全球儲能市場分析】,即可獲取報告)
資料來源:中信期貨
日本電力與天然氣行業專題分析:市場化與防御性
日本電力與天然氣完全市場化,資本市場中典型的防御板塊。日本電力與天然氣市場強相關,2022年氣電占比34%,2020年天然氣約60%用于發電;電/氣需求分別自2010/2014年見頂回落,至2022年的年均降幅約為1%~2%。電力與天然氣市場改革時點相近,均以1995年為起點,陸續于2016/2017年實現完全市場化;但傳統十大電力公司仍具有絕對壟斷地位,天然氣市場則更為分散。
(由于篇幅有限,搜索報告標題【日本電力與天然氣行業專題分析:市場化與防御性】,即可獲取報告)
資料來源:華泰證券
親愛的朋友們,趕快拿起手機掃一掃,添加我們的小助手,并回復“綠色雙碳”,即可加入分享群,海量相關研究報告等你來領?。?/em>
順豐、中通、圓通、韻達、申通、極兔的高管工資獎金有多高?
2072 閱讀從規模到質量,韻達開啟2025年增長之路
1658 閱讀河南首輛跨境電商TIR國際卡班發運
1074 閱讀中通、圓通、韻達、申通、極兔的單票快遞成本是多少?能賺多少錢?
899 閱讀Shopee一季度GMV達286億美元
861 閱讀中儲智運以數智物流賦能鹽湖產業鏈
896 閱讀商家朋友們注意了,抖音電商再次升級物流服務
851 閱讀京東透露外賣業務最新進展,日單量接近2000萬單
819 閱讀申通“無人車進校”單件配送成本下降40%
728 閱讀抖音618大促引爆物流業:港股龍頭或迎確定性增長
720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