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供應鏈金融的發展,各類主體的涌入參與,對于供應鏈金融的理解也是千差萬別,真是像莎士比亞說的一樣,"一千個觀眾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在各種爭議中,供應鏈金融是掙產業的錢還是金融的錢,也是其中比較熱的一個。今天有時間咱們來聊聊這個話題。
供應鏈金融是掙產業的錢還是掙金融的錢,首先要把供應鏈金融參與的主體劃分出來,因為每個參與主體不同,監管不同,提供的服務不同,會導致參與的角色不同,如果不區分主體來直接給供應鏈金融下定論掙金融的錢還是掙產業的錢是非常不科學的。
供應鏈金融最重要的參與主體有兩方,一方是供應鏈的場景方,我們給它起個詞叫鏈主,包括核心企業、供應鏈服務平臺;一方是金融機構,包括銀行、非銀機構、地方金融組織;這里面也包括供應鏈的鏈主成立的金融機構,例如核心企業或者供應鏈服務平臺成立保理公司、銀行等。金融機構,我們首先要把第三方的銀行、非銀金融機構去掉,例如五大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商行等銀行,還有第三方的信托公司、券商等,因為國家對這些機構實行嚴格的經營范圍管理,我們國家對金融機構實行的是分業經營,就是金融機構不能經營實業,也不能經營沒有批準的其他金融業務。例如銀行不能從事正常經營實業,也不能做券商、信托業務等。把這些主體先去掉,是因為這些機構因為監管的原因,只能開展金融業務,他們參與供應鏈金融,只能掙金融收益,不可能掙產業收益。所以討論他們掙產業錢還是掙金融錢沒有任何意義。
供應鏈金融掙產業的錢還是掙金融的錢,主要討論的參與方其實是供應鏈鏈主,包括核心企業或者供應鏈服務平臺及其他們成立的金融組織。鏈主成立這些地方金融組織,主要為其供應鏈場景提供服務。一方面,供應鏈場景提供了非常好的金融應用空間,供應鏈場景里有金融需要的客戶、有信用、有信任、有交易、有數據、、、可以說鏈主組織和控制的供應鏈場景,是做產業金融最好的場景,特別是以中小微企業為對象的金融服務。另外一方面,供應鏈場景,非常需要金融的支持。不管在供應鏈的采購環節、生產環節、物流環節、銷售環節、還包括逆向供應鏈環節,都需要包括支付、信貸、保險等金融產品的支持。供應鏈場景有了金融的支持,才能做大做好,才能提高資產的使用效率,才能提升競爭力。因為供應鏈的優化需要對四流包括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進行綜合優化。有了這樣的場景,鏈主不開展金融業務,那肯定腦子有問題。所以鏈主成立金融組織、和其他金融機構對接開展金融服務已經變成了常態。
鏈主開展供應鏈金融雖然有好的場景,其實也不是一帆風順的,也要面臨嚴重的內部協同問題。這節我們談的鏈主主要是指核心企業場景。目前市場上對核心企業開展供應鏈金融掙金融錢非常的不認同,特別是做核心企業供應商融資的模式。大家認為應付賬款本來就是核心企業造成的,你再通過金融掙錢,不地道。供應商經常被核心企業欺負,不管核心企業供應鏈金融是否給自己受益,只要是核心企業做,心理感覺就是不爽。
核心企業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集團的決策層,有的只是知道,有的是能夠基本理解,其實真正理解供應鏈金融,并對供應鏈金融對集團產業的作用有深刻認知的其實不多。集團決策層對供應鏈金融理解不深,主要是供應鏈管理不熟悉。過去中國的企業,都是靠巨大的增量市場獲得高速增長的,對于供應鏈管理中可以實現的降本增效功能其實不是那么太重視,特別是一些競爭不充分、市場化程度不高的行業更是這樣。外人看著核心企業開展供應鏈金融,覺得他們掙的盆滿缽滿的,滿是羨慕。其實他們的這點利潤如果放在整個集團來說,非常少。利潤雖然少,但是需要調動集團的資源可不少。所以很多核心企業高管忽悠集團決策層做供應鏈金融的時候,很多決策層因為利潤少,根本看不上,有的讓你做,根本不給你協同資源。供應鏈金融團隊只能靠自己一個一個去找兄弟姐妹、叔叔大爺的搞關系,或者內部協同不了,干脆去外面找業務做。對于一個集團決策層都不理解、看不上、也不太支持的供應鏈金融業務,供應鏈金融團隊能指望著掙產業錢不掙金融錢嘛?答案肯定是不可能的,他們還是得以掙金融錢為主。
有的核心企業集團決策層倒是支持,也能夠協同資源,特別是電子債權多級流轉憑證,這種業務在這個場景應用的很多,做的也是最好的。當然,這個業務也受到了第三方金融機構等競爭對手的排斥,天天說核心企業干供應鏈金融就是耍流氓,欺壓供應商。核心企業供應鏈金融雖然說可以做上游供應商及其下游分銷商,因為核心企業所處產業不同,能做下游分銷商供應鏈金融的一般也都是快消品或者品牌屬性強、產品散小行業居多。核心企業供應鏈金融做上游供應商是最多的。因為集團決策層對供應鏈管理的思想認識不夠,不能從產業、集團整體來看供應鏈金融,導致決策層只看到金融,看不到其與商流、物流、信息流的關系,看不到與供應商、集團、分銷商之間的戰略協同關系,所以對供應鏈金融團隊的考核指標只能從金融的角度來定,金融團隊因為只能做金融,考核指標也是金融,自然只能掙金融的錢。
還有就是,即使通過金融工具來支持供應商或者分銷商,不掙金融的錢,供應商的貨品是否可以降價、分銷商是否可以多賣貨這些直接能夠給集團帶來收益,還說不一定。沒有供應鏈管理意識,核心企業采購只能看采購價格,而不是看采購成本,更看不到采購與生產、銷售、財務、質量等眾多的關系。如果不能直接帶來收益,只有間接的說穩定和優化供應鏈,在一個不市場化、競爭不充分、供應商隨時可以替換的行業談這些,其實很難說服集團決策層,再說金融不掙錢,金融團隊的工資、獎金這些又從哪里來呢?從集團其他利潤調配?這也是一個非常難搞的問題。所以這部分核心企業做供應鏈金融,說不掙金融錢只掙產業錢,絕大部分企業肯定做不到的。
市場化程度高、競爭充分行業的核心企業做供應鏈金融,對于供應鏈金融是掙產業的錢還是掙金融的錢,確實應該好好的考慮一下。特別是應該從集團核心決策層必須要重視,應該把供應鏈管理做為集團的核心戰略、核心競爭力來整體看待,而不是把自己與上下游企業、把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進行割裂的看。既然是市場化程度高、競爭充分的行業,就目前中國的經濟情況,早已從過去增量時代到現在存量競爭時代,可以說企業之間競爭已經到水深火熱之中,很多的企業為了競爭,價格一降再降,沒有利潤賠錢也要干。這種惡性競爭,對于每個企業都是一種傷害。其實大家不用這么無底線無節操的競爭,也是可以過的比較滋潤的。特別是一些大企業。大家都知道企業掙利潤,無非就是開源節流。過去增量時代,大家對節流這事其實很不在乎,因為市場供不應求,俗話說,買買好不在稅錢。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存量時代,節流比開源更重要,特別是大企業,冗余很多,有非常大的優化空間。不僅要從企業的內部包括采購、生產、銷售、物流,更要從供應商甚至是供應商的供應商開始到自己再到分銷商、服務商、再到客戶,進行端到端的優化,可以優化出非常多的利潤。
有時間看看大眾汽車和豐田汽車的報表,兩家公司汽車銷量差不多,就是因為豐田采取了精益生產,利潤比大眾不是多一點。除了優化成本外,還能通過端到端的供應鏈管理優化效率,把自己的供應鏈變得更加柔性,以滿足客戶個性化、小品種、多批量等需求,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從這個角度看,這部分核心企業做供應鏈金融確實不能只看那點金融利潤,通過金融工具進行端到端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優化,產業競爭力、產業利潤會更大,如果過度追求金融利潤,會損害供應鏈,到時候金融的錢沒掙多少,損失了產業,會得不償失,丟了西瓜揀芝麻。
說核心企業做供應鏈金融只應該掙產業的錢不該掙金融的錢,絕大多數都是第三方金融公司或者一些為了樹立自己觀點刷存在感的專家,要不然就是經常受核心企業欺負的供應商。如果讓他們換位一下,去核心企業做供應鏈金融,就不會這么說了。
供應鏈服務平臺,主要是為企業提供代理采購、虛擬生產、物流、銷售、政務代理等綜合服務的機構。對于供應鏈金融的理解程度,相比核心企業,供應鏈服務平臺要理解的更深刻,內部的協同會更有效。因為供應鏈服務平臺,是供應鏈管理的思想誕生的行業,連供應鏈管理的思想都不了解不掌握,也沒法干。供應鏈服務平臺,在為企業提供供應鏈服務外包的時候,發現服務的企業都有金融的需求,而且自己又了解客戶、了解產業,還能控制客戶的資產等優勢,可以說做供應鏈金融也是順理成章的事。除此之外,供應鏈服務平臺的代理采購、虛擬生產、物流、銷售等服務,如果有了金融的支持,能夠帶動這些業務的發展。用稀缺服務撬動非稀缺服務,也是很多商業競爭的打法。
那么供應鏈服務平臺做供應鏈金融,是掙金融的錢還是掙供應鏈服務的錢呢?這也要看供應鏈服務平臺做哪個行業。供應鏈服務平臺如果做的是大宗商品,那肯定是要掙金融的錢。因為大宗商品金融屬性很強,交易量大,其供應鏈優化空間及其有限,所以其他供應鏈服務都是輔助,利潤微薄,只能靠金融掙錢。對于從事上下游比較分散、交易頻次高、交易量少等特征行業的供應鏈服務,是掙產業的錢還是掙金融的錢,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基于以上行業的特征,供應鏈優化的空間非常大,如果通過金融資源撬動其他供應鏈服務業務開展,甚至通過集采,可以掙到很多產業錢的供應鏈服務平臺,其實可以把金融做為延伸服務和撬動業務的工具。說白了,供應鏈服務平臺是掙產業的錢還是掙金融的錢,主要看產業的錢夠不夠高。產業的錢夠高,就把金融當做工具,產業的錢不夠高,就只能把金融當成重要的盈利方式。
當然,如果一個供應鏈服務平臺主要掙金融的錢,其實不是長久之事。金融代表著監管和風險、流動性,這些東西并不是一個供應鏈服務平臺所能承受的。表面上短期能夠掙到金融的錢,時間一拉長,就會知道金融其實就是魔鬼。所以,這些做大宗主要掙金融錢的供應鏈服務平臺,要重新審視所服務的行業,重新審視自己的資源稟賦和業務,如何利用金融工具,掙供應鏈服務的錢、掙產業的錢是一個需要深度思考的問題。
供應鏈金融的核心是供應鏈管理,供應鏈管理的核心是看整體,需要上帝視角,要學會換位思考。供應鏈金融企業是掙產業的錢還是掙金融的錢,其實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特別是在大企業里,組織龐大、利益錯綜復雜,不是你一個子公司想掙誰錢就掙誰錢的。我們也不能說掙金融錢就可恥,掙產業錢就多么高大上。只要在法律范圍內,為客戶創造了價值,掙到錢就應該得到認可。
我們不能站在外面,天天拿道德來綁架別人。道德要講,更要普及,但是也不能隨意擴大。道德不像法律具有確定性,如果隨意拿道德說事,道德就會成為迫害人最有力的武器,最終我們都會成為受害者。供應鏈金融是掙產業的錢還是金融的錢,需要根據不同參與者的決策者認知、自身資源稟賦、組織能力、產業特征等不同因素來定,不能不加思考不加區分就自認為掙產業錢就高大上,掙金融錢就不光彩。別忘了工作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有社會分工不同。這一直是我國所倡導的一種世界觀。
共探AI時代的供應鏈數智化發展之路!《數智化供應鏈白皮書》正式發布 ?
1601 閱讀外賣戰OR即配戰?京東美團博弈,快遞受傷?
1547 閱讀零售企業倉儲博弈:自營VS外包
1321 閱讀4個低碳獎項丨2025 LOG低碳供應鏈&物流創新案例申報開啟!
1201 閱讀順豐再出手,領投無人車公司「白犀牛」
1000 閱讀外貿出口轉內銷商家在抖音電商成交3.6億元
938 閱讀5000種汽車配件絲滑入倉,菜鳥海外倉推出汽配出海解決方案
849 閱讀快遞綠色包裝進校園,極兔全方位展示全鏈路綠色管理成果
738 閱讀投資12.5億元!京東物流、胖東來聯手布局供應鏈產業基地
804 閱讀小紅書與淘寶天貓達成戰略合作:種草全鏈路方案升級
691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