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政業是推動流通方式轉型、促進消費升級的現代化先導性產業,郵政體系是國家戰略性基礎設施和社會組織系統,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馬軍勝表示,當前,我國郵政業保持高位運行,要素資源持續活躍,高質量發展進程加快,服務國家戰略取得積極成果,社會經濟效益日益凸顯。
馬軍勝表示,2018年,我國郵政業業務總量完成12345.2億元,業務收入(不包括郵政儲蓄銀行直接營業收入)完成7904.7億元,同比增長分別達到26.4%和19.4%。其中,快遞業務量達到507億件,同比增長26.6%,已連續五年穩居世界第一,年支撐網絡零售交易額近7萬億元,新增社會就業20萬人以上,為國家“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政策實施作出了積極貢獻。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馬軍勝也強調:“我們更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國郵政業還存在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不平衡、服務消費和服務生產不平衡、速度規模和質量效益不平衡、寄遞企業總部和基層網點發展不平衡、行業發展和治理體系能力不平衡等短板弱項。”
而在提到“聚焦提質效育動能,進一步增強郵政業的發展后勁”,馬軍勝指出,要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更加廣泛深入協同融合,實現動力變革,加快推進“兩進一出”工程。推動“快遞進廠”,推進郵政快遞企業與先進制造業融合,把郵政快遞網變成現代制造業的“移動倉”和“移動工廠”;推動“快遞進村”,通過郵快合作、快快合作、交郵合作等方式,推動快遞服務末端下沉到農村,幫助拓寬農產品(5.270, 0.02, 0.38%)銷售渠道,助力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推動“快遞出海”,通過造船出海、抱團出海和借船出海,加快推動郵政快遞企業“走出去”。
此外,他還表示,加快推動郵政業與旅游文化、教育科技、健康養老等現代服務業聯動協同,服務智慧社會建設。要堅持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建設郵政業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實現效率變革,大力實施“科技興郵”戰略,加快落實“郵政業大數據發展”行動計劃,重點推動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和郵政業深度融合,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和運行效率,加快“智慧郵政”建設。
共探AI時代的供應鏈數智化發展之路!《數智化供應鏈白皮書》正式發布 ?
1601 閱讀外賣戰OR即配戰?京東美團博弈,快遞受傷?
1547 閱讀零售企業倉儲博弈:自營VS外包
1321 閱讀4個低碳獎項丨2025 LOG低碳供應鏈&物流創新案例申報開啟!
1201 閱讀順豐再出手,領投無人車公司「白犀牛」
1000 閱讀外貿出口轉內銷商家在抖音電商成交3.6億元
938 閱讀5000種汽車配件絲滑入倉,菜鳥海外倉推出汽配出海解決方案
849 閱讀快遞綠色包裝進校園,極兔全方位展示全鏈路綠色管理成果
738 閱讀投資12.5億元!京東物流、胖東來聯手布局供應鏈產業基地
804 閱讀小紅書與淘寶天貓達成戰略合作:種草全鏈路方案升級
691 閱讀